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民国那些事24 岭南自梳女(3/5)
契约的高度。结契双方需在证人面前签订文书,文书上工工整整地写明“生共居死共穴”,那一笔一划都饱含着对彼此的承诺。

    1932年香港《工商日报》记载过一对令人动容的自梳女:阿英和阿香结契四十年,她们的情谊深厚无比。阿英病重时,阿香毫不犹豫地典当全部首饰,只为请来西洋医生挽救阿英的生命。阿英临终前,紧紧握着阿香的手,气息微弱却又坚定地说:“来世还做契姐妹,只是莫再投女身。”这简单的话语里,藏着对今生情谊的眷恋,也有着对身为女子艰难命运的无奈。

    这种情谊甚至超越了生死的界限。番禺沙湾镇的“姑娘坟”群,静静地埋葬着数百位自梳女。她们的墓碑都朝着生前做工的丝厂方向,仿佛即便在死后,也依然眷恋着那段独立奋斗的时光。清明时节,健在的姑婆会带着徒弟来上坟。她们摆上祭品,边烧纸钱边念叨:“阿姐收钱啦,今年丝价好,多买些胭脂水粉。”那声声念叨,如同穿越时空的呼唤,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抗争:发髻里的刀光剑影

    自梳女的命运并非总是充满诗意,更多时候,她们要面对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与不公,而她们也从未选择屈服,而是勇敢地抗争。1915年佛山爆发了“丝偈事件”,五百多名自梳女为抗议厂主克扣工钱,她们聚集在一起,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愤怒。她们集体剪下发髻,将那用茶油精心养护多年的青丝系在工厂铁门上。一时间,无数青丝在风中飘荡,仿佛是她们无声却又有力的抗议。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工厂,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最终逼得厂方妥协。

    更残酷的斗争发生在家庭内部。开平县志记载,少女张二妹为抗拒婚约,她手持剪刀,抵住喉咙整整三天三夜。她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对自由的渴望。她的父亲看着女儿决绝的模样,最终含泪退婚。那一刻,张二妹用自己的勇敢,扞卫了自己的人生。

    有些抗争则充满了黑色幽默。新会某富商垂涎一位自梳女的美貌,强娶不成后,竟派人夜闯姑婆屋。自梳女们早有防备,她们将滚烫的蚕茧水泼向歹徒,烫得对方抱头鼠窜。第二天,她们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抬着“除暴安良”的牌匾去县衙请赏。这一事件在坊间传开,成为人们口中的笑谈,也让人们看到了自梳女们的智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