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南的巷陌深处,青砖黛瓦的城隍庙静静矗立了六个世纪。1937年冬月,这座始建于明初的庙宇,在漫天烽火中成为了最吊诡的避难所。当日军铁蹄踏破金陵城门,城隍殿的琉璃瓦突然泛起幽蓝微光,檐角铜铃无风自响,惊得扫荡的士兵仓皇后退。这般异象在血腥屠城中反复上演,以至于日军宪兵队贴出告示:\"皇军不拜支那鬼神,但城隍庙方圆百步内禁止入内。\"这座被战火遗忘的孤岛,就这样庇护了七百余名妇孺整整四十天。
一、琉璃瓦上的幽蓝微光
1937年12月13日清晨,秦淮河上飘着薄雾。城隍庙管香火的王老道像往常一样推开朱漆山门,却见往日熙攘的庙前广场上,横七竖八躺着几十具尸体。北风卷着焦糊味掠过,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他慌忙要关庙门,忽见十几个黑影跌跌撞撞扑到台阶前——是隔壁绸缎庄的伙计背着受伤的掌柜,后面跟着几个披头散发的妇人。
\"道长救命!日本兵在街上\"话音未落,街角传来皮靴踏地的闷响。王老道不及细想,拽着众人闪身入庙。就在此时,正殿屋脊的琉璃瓦突然泛起蓝光,像泼了层冷冽的月光。追来的日军小队骤然止步,带队的少佐眯眼看着这诡谲光晕,突然抽出军刀劈向庙门。刀锋离门槛三寸处,仿佛撞上无形屏障,\"当啷\"一声脱手飞出,直插进三米外的青石板。
这离奇一幕被躲在暗处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用16毫米摄像机偷偷记录下来。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琉璃瓦的蓝光如同液态的冰,日军士兵的面部肌肉在抽搐,就像看见最恐怖的恶鬼。\"此后每逢日军靠近,瓦片就会泛起蓝光,最诡异的是这种冷光只在白天可见,入夜便消失无踪。
二、城隍爷的供桌下
庙里很快挤满了逃难者。东厢房躺着二十多个伤患,西跨院塞满妇孺,连香案底下都蜷缩着孩子。第五天夜里,三个日本兵翻墙进来,手电筒光束扫过正殿里的难民。突然供桌上的烛台齐齐自燃,城隍塑像的眼珠在火光中诡异地转动。领头的军曹怪叫一声,佩刀\"咔嗒\"掉在地上,三个士兵连滚带爬逃出庙门。
这夜过后,城隍显灵的消息在难民中传开。裁缝铺李寡妇说看见城隍爷的袍角无风自动,茶馆伙计发誓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