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民国那些事48 城隍庙护民(2/4)
塑像开口说\"莫怕\"。更离奇的是,每天清晨供桌上都会出现新鲜米粮,有时是半袋糙米,有时是几捆青菜。王老道发现后厨的米缸总吃不完,明明只余三升陈米,却舀了二十天不见底。

    日本随军记者今村守之助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桩怪事:\"司令部派工兵用探雷器检查过,确实没有地道。军医怀疑是集体幻觉,但当宪兵队准备强攻时,所有士兵都突发癔症,说看见青面獠牙的鬼卒。\"这种超自然震慑持续到次年1月22日,南京秩序初步恢复时,庙里难民才陆续离开。

    三、石敢当的秘密

    2001年庙宇修缮时,工人在正殿地基下挖出个青石匣子。里面除了明代地契,还有卷泛黄的《显灵录》,记载着崇祯七年大旱,城隍托梦指引百姓挖出泉眼的旧事。最令人震惊的是匣底压着块黝黑陨铁,经检测含有大量未知磁性物质。文物专家推测,这种特殊合金在特定温湿度下会产生光电效应,或许就是当年瓦片蓝光的源头。

    而关于永不见底的米缸,地方志编纂者在1938年的巡查报告里找到线索:庙后墙根有条半塌的涵洞,通往早年被封的明代粮仓。至于夜半异响,很可能是流浪猫在废弃地道穿梭引发的回声。这些零散的\"神迹\",在极端恐惧中经过口耳相传,最终编织成震撼人心的护民传说。

    如今城隍庙香案前仍供着当年的铜烛台,烛泪凝结成奇异的螺旋纹。每逢阴雨,老辈人就说这是城隍爷在数当年救下的人命。那些在至暗时刻被奇迹庇护的幸存者,直到九十年代还会在冬至日回来,在银杏树下烧一叠往生纸钱。纸灰飘过重檐歇山顶,仿佛六百年前敕建此庙时,冥冥中早埋下了守护的因果。

    四、香灰里的密码

    王老道每天寅时必做的功课,是用铜匙打开藏经阁的樟木匣,取出永乐年间传下的青瓷香炉。这个习惯在浩劫中成了难民营的计时器——当第一缕沉香钻进东厢房破了的窗纸,缩在草垫上的孩子们就知道该轻手轻脚去后厨领粥了。腊月初八那天,香炉突然裂了道细纹,香灰漏在《地藏经》上,竟显出个人形轮廓。

    绸缎庄掌柜的小女儿正发着疟疾,昏沉间忽然坐起,指着香灰说:\"灰里有个戴乌纱帽的老爷冲我摆手。\"众人围看时,那灰迹已散成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