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清朝那些事10 某公遇狐女(2/3)
口压了十年的石头不见了。

    上元节前夜,急促的叩门声打破了这份安宁。云娘正在教宋明德辨古琴断纹,闻声突然脸色煞白。门外站着个灰袍方士,手中罗盘指针直指西厢。\"好重的妖气。\"方士冷笑,\"公子可知每夜与你谈诗论画的,是只修行三百年的白狐?\"

    宋明德转身时,正撞见云娘现了原形。白狐额间朱砂似的红痕灼灼如焰,琥珀色眸子深深望他一眼,纵身跃上屋脊。方士甩出符咒的刹那,宋明德不知哪来的勇气,抓起案头未干的《洛神赋》掷向半空。浸透墨香的宣纸化作漫天玄蝶,裹着那道符咒坠入院中古井。

    待他追到后山松林,只见雪地上散落着银丝流苏与半幅撕破的裙裾。石缝里蜷着只白狐,前爪还紧紧护着那枚玉笔洗。\"公子快走\"云娘气若游丝,\"那方士取了奴家内丹,不消半刻就要魂飞魄散了。\"

    宋明德忽然想起《子不语》里的记载,解下腰间玉佩塞进白狐口中。温润的羊脂玉贴着尖牙,竟渐渐泛起红光。\"以文气养玉,以玉魄续命\"他咬破手指在雪地画卦,鲜血融化的雪水汇成个小小的太极。当第一缕晨光照亮松枝时,白狐化作青烟钻入玉佩,只剩个空灵的声音在风里打转:\"望君珍重\"

    十年后的寒食节,扬州盐商宋老爷的府邸来了位古怪客人。管家说那姑娘戴着帷帽,指名要见主人书房供着的玉佩。宋明德赶到时,只见案头白玉佩旁站着个素衣妇人,鬓角银丝流苏与当年一般无二。

    \"云娘来取寄存的物件。\"她轻笑时眼角已有细纹,指尖抚过玉佩上经年摩挲出的包浆,\"这些年公子写的《狐女传》,可抵三百篇八股文了。\"说罢化作清风穿帘而去,唯余案上新添的墨迹——\"曾随锦瑟听夜雨,偶借玉魄续前缘\"。

    从此通州城南常有书生说,月圆夜若在松林吟诗,能听见女子唱和的清音。更奇的是,但凡真心向学的寒门士子,总能在古旧书肆\"偶遇\"失传的典籍。老人们捻须笑道:这定是那位爱书成痴的狐仙姑奶奶,又在人间播撒文脉了。

    云娘俯身拾捡碎瓷时,发间木樨香若有似无地飘来。宋明德注意到她耳后肌肤透着玉色冷光,像是深冬梅枝上凝的霜。\"公子这方洮河砚,\"她指尖轻点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