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清朝那些事45《王致和臭豆腐的传说》(4/6)
。王致和把发酵缸挪到地窖,用稻草与棉被层层包裹——父亲曾说地气能养豆腐魂。他蘸着酱汁在墙上画满歪扭的符号:正字记录发酵天数,圈叉标记温度变化,某处还画着只咧嘴笑的狗头。

    春分那日,胡同里最讲究的私塾先生拄着拐杖进来。老先生就着臭豆腐连饮三杯杏花酿,忽然老泪纵横:\"此味让我想起幼时偷吃的虾酱,那年倭寇打来,全家就剩我抱着酱瓮躲在井里\"

    三年后的寒食节,一顶青呢小轿停在豆腐铺前。轿帘掀起时,王致和正给腐乳缸系红绸——这是杏儿想出的主意,说喜庆颜色能让街坊们忘记霉斑。待看清轿中人的补服纹样,他手里的木勺\"扑通\"掉进酱缸。

    \"王掌柜接旨——\"太监拖着尖细的尾音,黄绫圣旨上赫然写着\"青方御品\"。原来那位私塾先生竟是辞官归隐的帝师,他将一坛臭豆腐送进了紫禁城。据说圣上尝后龙颜大悦,连赞\"闻之启窍,食之通神\"。

    杏儿爹抱着酒坛哭哭笑笑的当口,王致和却溜出人群。他蹲在后院老槐树下,把第一块\"青方\"埋进父亲坟前。新酿的豆瓣酱在春风里泛起气泡,像极了那年科举落第时,贡院墙角蚂蚁搬运的碎饼屑。

    宣旨太监的靴尖在雪地上碾出半个圆,王致和跪在冰碴子里,听着圣旨上滚落的金字砸在脊梁骨上。杏儿偷偷从门缝塞进来个汤婆子,隔着棉裤都能觉出那点温热,倒叫他想起头回摸到霉豆腐缸时的触感——也是这般烫手。

    \"王掌柜明日便随咱家进宫吧。\"太监翘着兰花指掀开酱缸,白胖的脸皱成菊花,\"这青方当真要百日发酵?\"王致和盯着对方锦袍下摆的蟒纹,忽然记起父亲说过豆腐如人,时辰不够则嫩,过了火候则老。他弯腰从缸底掏出块腐乳,菌丝在阳光下泛着青金:\"您瞧这霉色,差一天都成不了"龙须纹"。\"

    杏儿爹的酒肆当夜挤满了人。木匠老赵贡献了祖传的樟木箱,说是能防虫;卖香料的胡商掏出包西域孜然,非说配臭豆腐是天作之合。王致和缩在角落研磨紫苏籽,听着满屋的喧嚷,恍惚间像是回到十二岁那年的豆腐作坊。

    \"致和哥真要进宫?\"杏儿挨着他坐下,发间桂花油混着腐乳香,\"我爹说宫里人舌头金贵,尝过凤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