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三年腊月,江南运河畔的青杨镇笼罩在铅灰色的阴云中。林小竹蹲在自家破土灶前,用冻僵的手指翻动着砂锅里的草根。灶膛里的火苗奄奄一息,映着土墙上斑驳的水渍,像极了病床上母亲日益枯萎的面容。
\"竹儿,莫要白费柴火了\"床上传来微弱的咳嗽声。林小竹抹了把脸,将陶罐里仅剩的半碗糙米倒入锅中。自从三个月前父亲在漕运中遇难,这个贫寒的渔户之家便如风雨中的芦苇,随时可能被命运的洪流吞没。
一更梆子响过,王媒婆顶着风雪叩响柴门。这个在镇东头说媒为生的中年妇人,此刻鬓角沾着白霜,怀中紧抱个蓝布包裹:\"竹丫头,这是张郎中开的参须,婶子我\"话未说完,眼角瞥见床上躺着的病人,声音陡然哽咽。
林小竹攥着参须的手微微发抖。张郎中说母亲得的是肺痨,需得百年老参方能续命。可这参须是王媒婆当掉陪嫁的银镯子换来的,她如何能收?推让间,王媒婆突然压低声音:\"西头芦苇荡里,真的有百衣鸟\"
这个流传百年的传说在青杨镇妇孺皆知。老人们说,百衣鸟乃孝鸟化身,每五十年才现世一次,其羽毛能祛百病、活死人。但见过它的人,不是葬身兽腹,便是离奇失踪。去年霜降,张猎户家的二小子便是在芦苇荡深处被啄穿喉咙,手中紧攥着半片七彩翎羽。
\"婶子,我去。\"林小竹将黄铜火镰揣进怀里。这是父亲留下的遗物,刀柄上还刻着\"丁未年制\"的字样。她记得父亲总说,这火镰是从苏州织造局流出来的物件,当年宫里选秀女,青杨镇曾出过个答应娘娘。
雪片裹着冰碴打在脸上,林小竹踩着薄冰来到运河拐弯处。芦苇荡在月光下泛着幽蓝,枯苇秆相互碰撞,发出簌簌的声响。她摸出火镰击打燧石,火星在黑暗中迸裂,照亮了入口处的石碑——那是块风化严重的贞节牌坊,落款\"乾隆四十二年\"的字样已模糊不清。
二更梆子响过,林小竹在芦苇迷宫中迷失了方向。北风裹挟着野兽的低吟,远处传来夜枭的啼鸣。她摸到一棵老槐树,树干上布满虫蛀的孔洞,树皮缝隙间渗出暗红汁液,像凝固的血。突然,头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她举起火把,看见树杈间挂着具白骨,腰间还系着半块残破的腰牌,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