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啊!”
施润泽沉思片刻,坚定地说:“张老伯不必惊慌,明日一早,我便将这袋银子交给官府,让他们处理。”
张伯远犹豫了一下,劝道:“恩人,这银子少说也有百两,足够你妻子治病了。你又何必……”
施润泽摇了摇头:“不义之财不可取,我施某虽是个粗人,却也懂得做人的道理。这银子既然不是我们的,就不该据为己有。”
张伯远叹了口气,不再言语。施润泽小心翼翼地将银子收好,回到屋内,一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施润泽带着银子来到县衙,将事情的经过如实禀告。县令李大人听后,大加赞赏,命人张贴告示寻找失主。
三日后,一个富商模样的人来到县衙认领银子。原来,他是杭州的绸缎商人,途经吴江时遭遇劫匪,幸好银子被施润泽捡到。富商感激涕零,执意要赠送施润泽五十两银子作为酬谢。
施润泽婉言谢绝:“这是在下分内之事,何足挂齿?”
富商见他如此坚持,只好作罢。临走时,他留下一张名帖,说道:“恩人若有难处,可到杭州来找我,王某定当尽力相助。”
施润泽收下名帖,心中却并未在意。他回到家中,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王氏欣慰地说:“老爷做得对,我们虽然穷,但不能失了良心。”
施润泽握住王氏的手,心中满是温暖。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妻子早日康复,让这个家重新焕发生机。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氏的病情却不见好转。施润泽心急如焚,四处求医问药,可银子却如流水般花了出去。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了。
这日,施润泽正在机房里忙碌,一个身着绸缎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请问是施老板吗?”年轻人问道。
“正是在下。”施润泽放下手中的活计,疑惑地看着他。
“在下姓李,名文远,是杭州绸缎庄的伙计。我家老板听说施老板拾金不昧的义举,十分钦佩,特命我前来拜访。”李文远说着,递上一张拜帖。
施润泽接过拜帖,只见上面写着“杭州泰和绸缎庄庄主王崇焕”。他心中一惊,想起了那位曾在县衙见过的富商。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