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16《北京铸钟娘娘化魂镇钟楼 》(2/3)
没能把模子吃透,冷却的时候收缩不均就容易开裂。可咋让铜水更有劲儿呢?秀莲想起小时候看爹铸钟,有时候为了让铜水更细腻,会往炉子里撒点锡粒,可这次钟体太大,普通的法子不管用。她偷偷翻了爹的《天工开物》,看到里头说“凡铸金之诀,贵乎气脉贯通,若得人血祭炉,可破阴凝之滞”。

    这话像根针扎在秀莲心里。她知道,民间铸大件器物,有时候会有“祭炉”的说法,说是用活人的精血去合器物的阴阳,可那都是传说,谁也没真见过。可现在爹和两百多个兄弟的脑袋都拴在这钟上,她看着爹鬓角的白发,咬了咬牙,把心一横。

    接下来的日子,秀莲天天往铸钟厂跑,帮着爹熬制模子的泥料,调制铜水的配方。她特意让人买了些红铅,偷偷掺在铜料里,说是能让铜水更亮。其实她心里清楚,这红铅不过是个由头,真正的祭炉,得用活人。

    到了第二次开炉的日子,天还没亮,铸钟厂就围满了人。冯师傅看着眼前的熔炉,手心里全是汗。秀莲穿着件月白的布衫,站在爹身边,突然轻声说:“爹,今儿这钟要是再铸不成,您就把女儿我祭了吧。”冯师傅吓了一跳,抬手就要打,可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手悬在半空落不下来。

    时辰到了,熔炉开闸,铜水奔涌而出。就在这时候,秀莲突然挣脱爹的手,朝着模子就跑。冯师傅大喊一声“莲儿!”,想去追,可脚下一滑摔在地上。秀莲跑到模子边上,回头看了爹一眼,眼里含着泪,嘴角却带着笑,然后纵身跳进了正在浇筑的铜水里。

    那一瞬间,铜水溅起三尺高的火花,像下了场红雨。铸钟厂的工匠们都傻了,冯师傅爬起来扑到模子边上,只看到女儿的一只绣花鞋漂在铜水上,鞋面的并蒂莲都被烧化了。他抱着鞋哭得昏过去,周围的人也都抹眼泪。

    也不知道是不是秀莲的血起了作用,这次铸钟竟然成了。等钟体冷却,拆开模子一看,通体金黄,没有一丝瑕疵。那钟身上的《金刚经》经文,像是天然长在铜里似的,笔画之间还透着淡淡的血色。可让人奇怪的是,这钟敲起来的时候,总有尾音带着点颤,像是有人在哭。

    永乐爷听说钟铸成了,龙心大悦,亲自到钟楼来验收。当钟声响起,浑厚的声音在城里回荡,可永乐爷却皱起了眉,问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