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来。
柳砚秋见她哭得伤心,心中甚是不忍,忙掏出帕子递过去,道:“姑娘莫要悲伤,若不嫌弃,在下家中尚有几间空房,姑娘可搬去暂住,也免得在此受冻挨饿。”
绣娘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感激地说道:“公子大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只是男女有别,小女子若搬去公子家中,恐怕会遭人非议。”
柳砚秋笑道:“姑娘多虑了,在下父母双亡,家中只有一个老仆,姑娘住过去,正好与老仆作伴,也免得在下一人孤寂。”
绣娘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道:“既如此,小女子就叨扰公子了。”
第二日,柳砚秋雇了辆马车,将绣娘接回了枕月庐。老仆柳福见主人带回来个年轻女子,先是一愣,随后便心领神会地笑了,忙不迭地收拾出一间东厢房,给绣娘住下。
自那以后,绣娘便在枕月庐住了下来。她每日里帮着柳福做饭洗衣,闲时便在院中赏花抚琴,与柳砚秋谈诗论画,日子过得倒也惬意。柳砚秋发现,绣娘不仅琴技高超,还写得一手好字,对经史子集也颇有见解,心中更是钦佩不已。
不知不觉,三个月过去了。这日,柳砚秋正在书房读书,忽见绣娘匆匆走了进来,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
“公子,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人,说要抓我去见官!”绣娘颤抖着说道。
柳砚秋大吃一惊,忙放下书本,走到门口一看,只见十几个衙役正举着灯笼,气势汹汹地往这边赶来。
“柳公子,有人状告你窝藏妖女,速速将那女子交出来!”为首的衙役大声喝道。
柳砚秋心中疑惑,忙问道:“官爷何出此言?在下家中只有一位顾姑娘,乃是良家女子,何来妖女之说?”
正说着,人群中挤出来一个中年男子,指着绣娘骂道:“就是她!半年前我家闺女突然暴毙,后来有人看见这妖女在坟前出没,定是她害死了我家闺女,借尸还魂!”
柳砚秋这才明白,原来镇上有人将绣娘当成了妖怪。他正要分辩,却见绣娘忽然跪在地上,泪如雨下:“公子,对不起,我骗了你。其实我并非凡人,而是坟中女鬼。半年前我见公子在坟前读书,心生爱慕,便化作人形与你相见。如今真相大白,我不能再连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