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43《七修巷里话春秋》(2/6)
与父亲临终前画在沙地上的纹路分毫不差。血珠滴在绷架上,晕开一片红,她忽然笑了:“公子若信得过,明日卯时,我带你去见个人。”

    第二日天还未亮,阿巧揣着父亲留下的玉佩,领着少年进了清波门的破庙。供桌上的烛火忽明忽暗,墙角转出个拄着拐杖的老丈,腰间玉佩与阿巧的正是一对。“是你爹的好兄弟。”老丈掀开裤脚,腿上有道箭伤,“那年我们跟着备倭指挥佥事袁大人查双屿港,却不想船上的伙夫是贼子的人,夜里放火烧了粮船——”

    话音未落,庙外突然传来马蹄声。少年猛地拔剑,却见十几个黑衣人破窗而入,刀刃上泛着蓝汪汪的光。阿巧认得那是倭刀,三年前父亲就是被这样的刀砍断了手臂。老丈突然扑过来,将她和少年推进暗格,自己却被一刀捅穿了胸口。暗格里飘着霉味,阿巧听见黑衣人用倭语交谈,混着几句江浙官话:“那海图若落在官府手里,咱们在杭州的生意就完了!”

    少年的手抖得厉害,腰间的断簪突然滑出,撞在石壁上发出脆响。黑衣人立刻围过来,暗格的木门被劈开的瞬间,阿巧看见月光照在为首那人的脸上——竟是常来绣坊取货的绸缎庄老板。刀刃落下的刹那,少年突然扑过来,血溅在阿巧眼前,染得那半幅海图通红。

    “后来呢?”听客里有人忍不住追问。周铁嘴摸了摸胡子,目光落在那生客手中的断簪上:“后来阿巧带着半幅海图和断簪,冒死闯了按察使司衙门。可谁能想到,那绸缎庄老板早买通了衙役,竟说阿巧是贼党,要将她下狱。恰在这时,新任浙江巡抚王阳明到了杭州——”

    生客突然插话:“王巡抚审这案子时,发现断簪的并蒂莲纹,与他在双屿港缴获的贼首信物一模一样。”他指尖摩挲着断簪,声音有些发颤,“那少年姓陈,名九皋,原是宁波卫的总旗,他爹临终前将断簪掰成两半,一半给了他,一半给了阿巧的父亲——两位老兄弟约好,若有不测,便以断簪为凭,互为援手。”

    周铁嘴点点头,接着道:“王巡抚顺藤摸瓜,查出杭州城里十八处贼窝,双屿港的匪巢也被端了。可阿巧姑娘……”他叹了口气,“结案那日,她捧着那半枚断簪,站在西冷桥头哭了整整一夜。后来有人说看见她坐船去了宁波,在陈总旗的坟前种了满坡的并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