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50《郑和下西洋》(5/6)
从没见过这种动物,脖子比桅杆还高,吃起树叶来像扯帆似的。阿福趴在栏杆上看长颈鹿,突然说:“阿海哥,这鹿的脖子这么长,是不是能看见家乡的云彩?”

    穿过马六甲海峡时,遇上了三十年一遇的风暴。海浪有山那么高,宝船在浪尖上颠簸,像片被揉皱的树叶。林阿海紧紧抱着桅杆,听见龙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舱里的瓷器碰撞声此起彼伏,像在敲丧钟。

    “把长颈鹿放出来!”郑和的声音在风暴中格外清晰,“它们的蹄子能稳住船身!”船员们冒着被浪卷走的危险,打开笼子,长颈鹿摇晃着长腿站在甲板上,竟真的像定海神针似的,让宝船的颠簸轻了几分。

    风暴持续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清晨,阳光突然穿透云层,照在湿漉漉的甲板上。林阿海看见郑和跪在船头,对着妈祖像喃喃自语,手里握着串佛珠,珠子上刻着每一次下西洋的日期。原来这位七尺高的汉子,也会在风暴中为船员们祈祷,就像阿月在家乡的妈祖庙前,日日为他焚香。

    永乐十年,林阿海第三次回到泉州。码头上的人比以往更多,除了迎接的家属,还有许多番商和使者,跟着船队来朝贡。小虎已经五岁了,看见他回来,尖叫着扑进怀里,手里还攥着三年前他带的椰壳铃铛。阿月站在旁边,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却笑得像盛开的刺桐花,手里捧着刚蒸好的菜脯饭,香气混着海风,把这十年的思念都蒸得暖乎乎的。

    “阿海,你看!”阿月领着他走进院子,墙角摆着个青花瓷大缸,里面养着从占城带来的睡莲,“番商说,这花要每天用海水浇,我就每天去海边提水,总算养活了。”月光下,睡莲的花瓣白得像雪,倒映在缸里,像片漂浮的云。

    夜里,林阿海把琉璃灯挂在屋檐下,蓝色的光映着阿月的脸,比当年娶亲时的红烛还要温柔。小虎抱着长颈鹿玩偶——那是郑和送的礼物,缠着他讲海上的故事,讲到鲸鱼群时,孩子的眼睛比星星还亮。

    “爹,你下次出海带我去好不好?”小虎晃着他的手,“我能帮你掌舵!”

    林阿海笑了,摸了摸孩子的头:“等你长得比桅杆还高,爹就带你去。不过现在,你得先学会认罗盘,还有牵星板……”话没说完,就看见阿月偷偷抹眼泪,赶紧把话题转到琉璃灯上,说起忽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