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闻言如遭雷击,怔怔呆在那里,瞬间失神。
去年王太后曾经跟女帝提过这个话题,被女帝婉拒。而且当时王太后也只是让她考虑终身大事,并没有具体对象。
可现在听王太后的语气,她应该正跟王尚说话!
也就是说她有意指定王尚为自己的夫婿。
这怎么能行?!
虽然她跟王尚是表亲,但心里中意的人并不是他啊。如果招赘了王尚,那……那他怎么办?
此事绝不可行!
女帝凤脸涨红,怒气升起,太后简直乱点鸳鸯谱。虽说儿女终身大事,要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今日就算顶着不孝的罪名,也要驳回太后的懿旨!
刚要迈步上前,就听王尚大声道:“启禀太后,万万不可啊!”
女帝立即停步,对了,还是听听王尚自己怎么说,差点冲动了。
王太后道:“有何不可?”
王尚脸色涨红,“侄儿何德何能,敢御配陛下?请太后速速收回成命。”
王太后脸色有些不悦,“你怎么如此妄自菲薄?你虽是庶出,但在年轻一辈中有几人能胜的过你?也正因为你是庶出,所以才好招赘,这不是天作之合吗?”
王尚心里哀叹,女帝心里的人是谁,太后不清楚,他还能不清楚吗?
真当那天在祖陵之时,他没有看见啊?
一旦答应,不说女帝,齐振都能把他吃了。活腻了吧,敢抢顶头上司的好事?
太后怎么这么点眼力劲都没有呢。
当然这些话只能在心里说说,一个字都不敢吐露出来。
“侄儿自己知自己事,的确不堪。”
王太后叹口气,“不是哀家非要逼你,实在是王家最近形势不好,必须要做出应对才行啊。”
王家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王智的错误导致的陕州糜烂。
虽然叛乱已经平定,但必须要有人负责。陶宽是一个,已经凌迟处死了,王智只能是另一个。
但王智在韩王登基时已经被陶宽杀了祭旗,也算是为国尽忠。
王太后以及她的哥哥康国公王关在心里都暗暗庆幸,还好死了,如果活着会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