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10日,杭城裹着一层薄薄的银霜,凛冽的寒风却吹不散大街小巷里涌动的热闹气息。沈知意站在李叔叔的老字号糕点铺前,望着焕然一新的店面,心中满是自豪。曾经陈旧的木门换成了通透的玻璃橱窗,暖黄色的灯光下,古法制作的桂花糕、定胜糕在精致的青瓷盘中泛着诱人的光泽,橱窗上贴着沈舒手绘的卡通糕点形象,俏皮可爱,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知意丫头,快进来!”李叔叔满面红光地迎出来,眼角的笑纹里都藏着喜悦,“今天营业额已经破万了!照这个势头,年底收益怕是能翻二十倍!”他拉着沈知意走进店铺,后厨的玻璃墙后,师傅们正在演示传统糕点制作工艺,围观的顾客不时发出赞叹声,旁边的展台上,包装精美的文创糕点礼盒整齐排列,不少人正排队购买。
沈知意细细查看店内的布局和运营情况,从顾客的反馈中收集改进建议。自工作室为糕点铺设计转型方案后,这里不仅保留了传统糕点的制作工艺,更融入了现代营销理念和消费体验。线上预售、直播带货、定制化糕点等新玩法,让老字号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了老中青三代顾客。
与此同时,远在灾区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沈知意每月按时汇去的八九百元生活费,切实改善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支教老师发来的照片里,孩子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认真读书,崭新的课桌上摆放着整齐的书本和文具;宿舍里,每个人都有了厚实的棉被和过冬衣物;食堂飘出饭菜的香气,孩子们的小脸也变得红润起来。
“姐姐,我这次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姐姐,我们用你寄来的钱买了新的足球,体育课可有意思了!”孩子们的来信如雪片般飞来,字里行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沈知意的感激。这些信件被沈知意小心地珍藏在抽屉里,每当疲惫时,她就会拿出来读一读,心中便充满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工作室里同样洋溢着喜悦的氛围。这个月,工作室的收入突破了30万,再创历史新高。苏睛兴奋地展示着新签订的合作协议,都是慕名而来的商家;沈宁戴着圆框眼镜,认真地核算着账目,嘴角止不住地上扬;沈舒则忙着设计新的宣传海报,嘴里还哼着欢快的小曲。
“我们庆祝一下吧!”沈知意提议道,“就请全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