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18日,北京的正午阳光穿透食堂的玻璃窗,在餐桌上洒下斑驳光影。沈知意与苏睛、陈昊、林悦围坐在清华园食堂角落,不锈钢餐盘里装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宫保鸡丁。四周不时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这群开着宝马入学的学生,早已成为校园里的焦点。
“知意,听说你要在学校附近开星宁工作室分店?”陈昊咬了口饺子,眼睛亮晶晶地问道。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满是期待。
沈知意笑着放下筷子,从帆布包里掏出几本厚重的书籍,整齐地摆在桌上:“先别急,咱们边吃边聊。这几本书,我觉得对大家会有帮助。”她指了指最上面那本烫金封面的《管理学原理》,“这本书系统梳理了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无论是创业还是未来进入职场,都能从中找到灵感。”
接着,她拿起一本略显破旧的《梦的解析》,书页间夹着各色便签:“心理学看似和商业无关,但其实大有用处。了解消费者心理,才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就像我们工作室设计文创产品时,就会运用到很多心理学知识。”
林悦饶有兴致地拿起一本德文书籍,封面上印着《资本论》的字样:“这本是马克思的着作,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剖析社会运作,能帮我们建立更宏观的商业视野。”
苏睛翻看着一本英文原版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惊叹道:“没想到计算机书籍也在推荐之列!”沈知意点点头:“科技是未来商业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工作室正在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就离不开这些知识。”
说完书籍,沈知意擦了擦嘴角,眼神变得郑重:“言归正传,我确实计划在北京开星宁工作室分店。这里是全国的学术和文化中心,有最前沿的思想碰撞,也有最丰富的人才资源。”她从包里取出一叠设计图,摊开在餐桌上——那是分店的初步规划,现代化的办公区域、配备最新电脑的工作室,还有温馨的学习交流区。
“加入分店,不仅有工资和奖金,还能参与分红。”沈知意环视一圈,目光坚定,“更重要的是,这里将成为大家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平台。你们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真实的商业项目中。”
“我第一个报名!”陈昊迫不及待地说道,“我早就想把在计算机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