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13日,杭城的冬雨依旧淅淅沥沥。沈知意坐在星宁集团总部的总裁办公室里,握着电话听筒,目光望向窗外被雨雾笼罩的钱塘江。听筒里传来宿华略显拘谨的声音:“沈总,我……我刚收到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恭喜你,”沈知意唇角扬起欣慰的弧度,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不过我打电话,是想和你聊另一件事。”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兄长般的关切,“星宁愿意为你提供一个特殊的工作机会——边在浙大求学,边参与我们的短视频项目研发。”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片刻后,宿华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真的可以吗?我……我还担心学业和项目会冲突。”
“知识和实践从来不是对立的。”沈知意翻开案头的项目计划书,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与短视频相关的技术难点,“星宁旗下有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算法优化、服务器架构和用户交互设计。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在公司将理论转化为产品——这对你未来的发展,远比单纯闭门造车更有价值。”
挂断电话后,沈知意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会议室的白板上,陈昊用红笔圈出关键节点:“传输协议的优化需要结合浙大计算机系的科研成果,宿华正好可以做桥梁。”沈宁则调出星宁金融的数据分析模型:“用户行为预测这一块,他在学校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能派上大用场。”沈舒突然举起数位板,上面是她连夜设计的短视频滤镜草图:“我把这些特效模板化,让他带去学校当实践课题!”
三天后,宿华背着褪色的帆布包,站在星宁集团大厦前。他仰头望着80层的玻璃幕墙,掌心的工牌还带着温度,上面印着“短视频项目组核心成员”。在入职培训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星宁铁三角”——沈知意的战略眼光、沈宁的技术深度、沈舒的创意灵感,让他震撼不已。
“这是目前的技术难点。”沈宁将一摞资料推到他面前,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代码,“视频压缩算法要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将传输效率提升三倍。你在学校主攻计算机图形学,正好可以从理论层面突破。”宿华立刻掏出笔记本记录,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
而在浙大校园,宿华的生活也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