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迸发出无限可能。”她展示了一个案例:职校焊接专业学生改良的无人机机架,让一中学生研发的农业无人机续航时间提升了40。
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县城的学习风气空前高涨。图书馆里,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在钻研《科技创业启示录》和专业技术书籍;社区活动室里,定期举办的“草根创客沙龙”座无虚席,大家分享着“用3d打印改造农具”“用小程序开发社区服务”等创意。一位卖早点的摊主甚至在摊位前贴出告示:“招聘懂智能点餐系统的兼职人员,薪资从优。”
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融合,桃源县政府联合星宁集团,在县城郊区规划了“未来科技小镇”。这里不仅有现代化的研发中心,还配套建设了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和生态公园。“我们要让优秀的人才愿意留下来,让创新的火种在这里生生不息。”县长在奠基仪式上激动地说。
夜幕降临,桃源县城的霓虹与乡村的点点灯火交相辉映。创业孵化园区的窗户依旧亮着,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新的项目方案;职校的实训车间里,机床的轰鸣声与编程的敲击声交织成独特的夜曲。曾经依赖外出务工的县城,如今正以知识和创新为引擎,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而这场由书籍点燃、由思维驱动的变革,也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的涟漪正向着更广阔的天地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