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2日晚,杭城的夜雨轻敲着沈知意别墅的落地窗,屋内却是一派未来感十足的景象。她倚在智能沙发上,指尖随意滑动,便能通过小米智能家居中枢调节全屋设备——窗帘自动闭合,灯光渐次亮起暖黄色调,空气净化器根据实时p25数值切换净化模式,就连厨房的智能烤箱也在ai管家的指令下,开始预热准备夜宵。
“这联动效果确实流畅。”沈知意对着量子通讯器说道,另一端的小米工程师激动得声音发颤:“沈总,您提出的跨品牌协议建议,我们连夜开会通过了!以后星宁的智能设备与小米生态将实现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沈知意打开星宁集团的战略沙盘,全息投影中,星达全自动生产车间的3d模型正在缓缓旋转。车间内,机械臂如银色巨蟒般精准抓取零件,量子级传送带以毫米级误差输送组件,ai视觉检测系统在001秒内完成产品质检。“这套生产线不仅能将手机组装效率提升300,”她向两位妹妹展示数据,“更重要的是,我们向下游开放技术接口,其他厂商只需接入星达系统,就能共享生产资源。”
沈舒推了推智能眼镜,调出成本分析图:“姐,按您的规划,智能家居厂商使用我们的生产线后,成本能降低42,交付周期从15天压缩到3天!这对整个行业都是颠覆性的!”沈宁则补充道:“而且我们采用量子加密技术,数据传输全程防窃取,比海外代工模式安全十倍。”
话题转到芯片领域时,沈知意的眼神变得锐利。她轻点沙盘,场景切换至阿广新兴产业园区的研发中心。“为了突破四纳米芯片技术,我们砸下800亿研发资金,”她调出实验室实时画面,“看看这些光刻机的内部结构——我们自主研发的量子蚀刻技术,能将光蚀刻精度提升至原子级别。”
突然,实验室传来欢呼声。画面中,首席科学家举着芯片样品激动不已:“沈总!四纳米芯片流片成功!良品率高达92!”沈知意起身鼓掌,眼中闪烁着光芒:“立刻申请国际专利,启动全球合作计划。”
三小时后,星宁集团的全球战略会议通过量子通讯召开。沈知意的虚拟影像出现在全球二十多个分会场:“我们将开放四纳米芯片生产线,提供设计、制造、封装一站式服务。”她的声音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