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9日清晨,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官方账号同时弹出一则重磅消息,瞬间点燃了整个教育圈与科技圈。星宁集团创始人沈知意携手知名科技企业家苏睛,共同向清北两校捐赠68亿元,专项用于超导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课程的研发,并配备顶尖实验设备。与此同时,沈知意个人还额外捐赠28亿元设立公益基金,旨在挖掘和培养具有天才思维的贫困学子。
消息一经发布,清北两校的师生群立刻沸腾起来。“68亿!这是要把清北的实验室直接拉到未来啊!”“听说还有量子技术虚拟现实设备,这不得直接起飞?”学生们纷纷在校园论坛上留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而在教职工群里,教授们则开始热烈讨论如何规划新的课程体系,让这笔巨额捐赠发挥最大效用。
夜幕降临,清北两校的校门口早已聚集了大批师生。三辆巨型运输车缓缓驶入,车身上印着醒目的星宁集团logo。随着运输车的货舱缓缓打开,泛着金属光泽的量子技术虚拟现实设备展露真容,每一台设备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科技奥秘。
“这是星宁最新研发的量子vr-9000型设备!”星宁集团的技术人员一边操作着设备,一边向围观的师生介绍,“它采用了最先进的量子纠缠技术,能实现毫秒级的延迟响应,让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模糊!”现场响起阵阵惊叹声,不少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番。
在设备交接仪式上,沈知意通过量子通讯出现在现场的全息投影中。她身着简约干练的西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许:“清北是孕育梦想的摇篮,我和苏睛同学希望通过这笔捐赠,为超导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这些设备不仅是工具,更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苏睛也通过视频连线发表了讲话:“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环境。我们相信,清北的学子们一定能在这些先进设备的助力下,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捐赠仪式结束后,清北两校迅速行动起来。清华大学成立了“星宁超导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则组建了“量子虚拟现实实验室”。顶尖的科研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规划研究方向,学生们也踊跃报名参与新项目。
“王教授,我想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