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下午,杭城的天空飘着细雨,星宁集团总部的量子通讯室内,数十道全息投影依次亮起,国内顶尖学府的教授们虚拟影像错落有致地排列。沈知意身着水墨纹理的智能西装,站在中央的全息沙盘前,指尖轻点,顿时,晶莹的数字光点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最终凝聚成一份闪烁着金色光芒的电子协议。
“各位老师,这是星穹教材工作室的阶段性成果。”沈知意的声音沉稳而饱含敬意,“若不是你们在古籍考据、现代教育理论、认知科学等领域的鼎力支持,我们绝不可能在短短数月内取得如此突破。”她话音刚落,在座教授们的智能终端同时震动,银行到账提醒界面自动弹出——150万元奖金已转入各自账户。
屏幕那头,白发苍苍的北大中文系教授陈鸿儒推了推老花镜,眼中泛起泪光:“沈总,这份厚礼太过沉重。我们不过是做了些学术分内之事。”
“陈老言重了。”沈知意微笑着调出系统数据,“正是您团队对《论语》《孟子》的创新性解读,将晦涩的文言文转化为‘生活哲学问答’,才让教材真正实现了‘古今对话’。您看——”画面切换至贵州山区小学的课堂实录,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举着教材朗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我不喜欢被同学抢橡皮,所以也不能抢别人的东西!”
陈鸿儒欣慰地笑了:“能让千年智慧走进孩子心里,比任何学术奖项都珍贵。”
一旁的清华物理系教授林正国接过话茬:“我们将《墨经》中的光学记载与现代物理实验结合,效果超乎预期。”他调出实验视频,画面里,学生们正通过简易的小孔成像装置,验证着2000多年前墨子的发现,“这种‘古人智慧+现代工具’的模式,让抽象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沈知意点头:“这正是我们的初衷。不过,教材落地后的反馈更令人惊喜。”她切换至大数据分析界面,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代表着试点学校,“92的教师反馈,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300;87的家长表示,孩子主动阅读教材的时间增加了2小时\/天。”
数据引发了教授们的热烈讨论。北师大教育心理学专家周敏兴奋地说:“我们设计的‘认知阶梯’编排法,果然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比如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