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清晨,湘城桃源县政务服务中心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最新财政数据,智能播报系统用激昂的语调宣布:“2017年第一季度,我县税收同比增长217,创历史新高!”在二楼的公务员办公区,42岁的财政局科长吴建国摘下眼镜,仔细核对手中的报表,嘴角止不住地上扬:“有机槟榔公司和星达电子的税收贡献,占了总增长的七成!”
隔壁办公室的年轻科员小林凑过来,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股票交易软件:“吴科,我跟着星达股票的走势,上个月赚了三万多!就是看了沈知意写的《商业逻辑与资本运作》,学着分析企业基本面……”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石门县的智能交通系统推送了最新消息:全县居民养老金人均提升至720元,涨幅位居全省第一。
湘城的街头巷尾,关于财富与机遇的讨论此起彼伏。在“老湘味”餐馆里,老板娘周玉兰一边指挥机械臂装盘,一边和食客们分享见闻:“我家晓峰在星达当主管,年终奖发了辆新能源车!现在连菜市场卖菜的王婶,都开始研究股票k线图了。”餐桌旁的智能屏适时弹出财经新闻,分析着湘城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前景。
而在星达电子的智能车间,午休时间的员工活动区挤满了捧着书籍的工人。35岁的普工陈大勇戴着老花镜,认真研读《从零开始学理财》,身旁放着刚打印的股票分析报告。“以前觉得炒股是有钱人的游戏,”他挠挠头笑道,“现在跟着公司学,上个月用奖金买了星达的股票,居然赚了半年工资!”
县图书馆内,“沈知意着作专区”永远座无虚席。退休教师张桂兰戴着放大镜,逐字标注《商业思维解码》中的重点段落:“这里写着‘产业链的繁荣会带来系统性红利’,现在湘城的变化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分析,还附上了自己根据湘城产业绘制的“财富传导图”。
最令人瞩目的是湘城的“体制内炒股热”。在县政府组织的经济研讨会上,公务员们不再局限于政策解读,开始热烈讨论资本运作。税务局的年轻干部们自发成立“税收与金融研究小组”,通过分析企业财报预测税源;教育局则将投资理财课程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一位校长在动员会上说:“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