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绝不许让他们乱花一毛钱。
时间长了这些不还钱的家里处处大人哭,孩子叫的,顶不住后院的压力也就把钱还上了。
另有家里实在困难的大臣宗室,胤禛胤禩,也没让他们真的还钱或者是变卖家产抵债,
而是推荐他们家中子弟去钟表厂做个小管事儿来贴补家用,等有了银子后,将欠下的国库银子分期还款。
这样有条理的一家家过去,底下该还银子的大臣基本都还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实在位高权重,或者是铁帽子亲王家里,不好动粗威胁的账目了,
而往往就是他们这些人欠钱欠的最多。
胤禛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想上门讨债,
但是南巡回来的康熙却叫停了两人的行为,现在国库不缺钱了,这些老家伙们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
又让白檀坐镇户部,将那些欠钱不还,还要死皮赖脸再次硬借的条子都顶回去,寻常的户部大臣不敢得罪来借钱的人,白檀可不怕,
只除了一个老母重病过来借了100两的大臣外,
其他以各种理由来借钱的通通被白檀赶出了户部,这一下再没人说白檀脾气好了,一个个背后里都暗骂白檀是守钱奴,只进不出的死貔貅。
白檀不理,只一味的听康熙的吩咐!
而胤禛卸下了讨钱的差事,又回到了以往闲云野鹤的咸鱼模样,
今天和宜修一起吟诗作画,明天带着年世兰出去跑马,后天去和耿氏小酌一杯,偶尔也会和白檀一起去圆明园种种地生活实在悠哉。
而提起种地的白檀,也终于在山西一带寻到了从明朝起就流入这片土地上的玉米番薯等物,
只是这些作物,因为还没有进行培育,所以产量远远不及后世那样多,
时间就在他一边关注,胤禛的后院,防止年世兰像影视剧里那样做大,
另一边开始了新的研究生涯,只不过白檀既不姓袁也不姓李,也找不到这方面有天赋的人,所以进展很是缓慢,不过倒是意外的让他调配出了能够增加产量的土家肥,也不算是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