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怎么行呢?尤其是在本朝,
本朝因当年太祖被下属黄袍加身,所以很是知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
导致,下面所有的皇帝都极为忌惮武将,资源不停向文官倾斜,导致重文轻武情况严重。
武将在外必须有文官监军不说,除了几家开国就有的武勋或者满门战死的英杰,在朝中还有几分薄面外,
其他的武将士兵不会因为在边境浴血而被人高看,
连英勇善战的狄青,也曾被人称为赤佬。
平宁郡主出身于武将世家,知道武将们的不容易,
齐国公府也是看出王朝和平日久,皇室没有大兴兵戈的想法,
所以从白檀的爷爷辈儿开始,就想要由武转文。
现任齐国公读书不行,没能正经的科举入世只是蒙荫做官,虽然刚从两淮盐运使调回京中任从二品的户部尚书,钱权都不缺,
但还是下意识在科举入仕的同僚面前有些抬不起头。
所以夫妻两个难得目标一致,希望两个儿子能够科举入朝做个文官。
白檀当然知道本朝武将的艰难,可他有任务在身, 不能安安静静的够任由平宁郡主摆布,
这一世的任务发布者是齐衡,他的怨气形成原因是他因为懦弱,和母亲的强势,
导致他失去了自己的爱人不说,后娶的三个老婆,一个比一个死的惨。
齐衡的愿望是,希望摆脱母亲的控制。
他想看看在母亲没有干涉自己的选择后,自己的人生会是怎样的情形。
这个任务作为黄级任务,虽然不能动用法术和神通,但对于白檀而言,依旧小菜一碟。
白檀不仅要完成任务,也想自由自在的过一世,
看看能不能改变历史上元朝入侵,屠戮汉人,将中原百姓分为369等的必然的结局,
而且宋代和平皇帝仁慈,小民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些都是工业革命觉醒的必要条件,
如果宋朝能够安然的延续两三百年,未必不能比西方提前革命。
齐衡看到母亲气的钗鬓散乱,有点拿不定主意的看了看弟弟,眼神询问白檀:还要继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