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条加在泥里,茅草和细竹枝,能够起到加强泥土的连接,增加墙体的强度,干了以后的土墙不会开裂。
把泥放进两排竹片的夹缝中,再用木棍捯实,一层层叠加,树是下粗上细,所以土墙也是下宽上窄,这样土墙会很牢固,稳定性也好。
根据两棵相连的树的粗细,决定墙的厚度,这时的树大多都比较粗壮,五十公分普普通通,加固围墙的工程还是很大的。
中午窑里的陶坯已经呈大红色,达到透红色就可以封窑保温了,接下来不敢再让石烧火,华夏自己来,一刻不离观察着窑内陶器的火候。
由于又加厚了窑壁,外部不再烫手,手感还是挺热,就又加厚了一层窑壁,封窑后,窑内的保温很重要,不能降温太快。
又加厚了一层窑壁,陶器也成红透的亮红色,把窑口和烟囱封严,再敷上泥巴,等着慢慢冷却。
领着三只狗崽子去帮忙取鱼篓,一中午还没取完一遍,明天要减少下捕鱼篓的数量,到中午能起一遍正合适,看现在的速度要减少一半的量。
扑鱼篓没有空的,有的有一条,有的有三四条,这鱼捕的,族人全部下手,一天捕的就够一个季节的食物,一年干个四五天就够。
这时华夏才真正体会到了,棒打袍子瓢舀鱼是真的存在的。
但是不能停,家里有粮心里不慌,食物就是这个时代的金钱,谁还能嫌弃钱多。
族群的发展,全靠它呢,换人换物资,等有时间就去周边的族群,告诉他们没吃的可以用人去华族换,换多少都行,只要你有人,你有多少人我就有多少食物。
捕到的鱼,就在河边杀好,回到营地,用盐涂抹揉搓后挂起来晾晒。
晚上减少一半的捕鱼篓投放,一天下来,营地里挂着一排排等着晒干的咸鱼,这就是肉林啊!
窑的外壁能感到有温度,明天可以打开烟囱,释放点温度,为了提高陶器烧制的成功率,准备后天再开窑。
等待了漫长的两天,围墙加固在一段段加长,晾晒的咸鱼也在一排排的增多。
华夏心中忐忑着,小心的从让方打开窑口,一件件,完好的陶器呈现在眼前。
小心一件件的取出,陶器上还有余温,大号的陶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