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首领想了想,现在各部族都缺少人口,他去别的部族,需要三十人左右换一杆长矛。
就告诉羌,“西山首领,现在西后部落正在和帝部落交战,武器也是很缺少,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我们是朋友,五十名男子或者六十名女子,换一杆铜矛,但是你每次过来要给我带些果酒过来”。
当羌听到这个价格时,都要跳了,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低一点,显然其它物品也能交换,只是目前他们更缺少人口。
“就按照长者说的,我回去准备,就带着人过来交换,我这里还带有一些物品,不知长者要不要交换”。
玉山首领肯定要交换,如果不交换,他怕羌去别的地方交换,再把他的生意抢跑了。
部族壮大的根本就是人口,他可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只要羌来,他都要努力把东西全部换下。
越没实际用途的东西,对于越富裕的部族和人越珍贵,这一点从原始时代开始就是这样。
最后羌用五竹筒果酒换了一杆长矛,一竹筒白酒换了五杆长矛,一竹筒精盐换了一杆长矛,一小竹筒椒盐换了一杆长矛,一小竹筒味精换了两杆长矛。椒盐只有精盐的三分之一,味精只有椒盐的三分之一,白酒只有果酒的一半。
一下换到十一杆长矛,也算定下了交换的条件,羌很高兴,让自己努力忍下高兴的心情。
原始时代各部族交换价是各不相同的,可能会差别很大,这取决于他们的需求。
玉山首领也很高兴,也在忍着兴奋的表情,这些东西,玉山首领有信心,去其它大的部族或者是西后部落,能换到多一倍的物资。
最好的合作就是双方都认为自己赚到了,而且是大赚,现在的羌和玉山首领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两人都很高兴,这样的合作会让他们两个部族快速的壮大。
羌带着人和玉山首领告别,来到河边时,高兴的想马上飞回部族,马上对其它部族进行消灭,带着人再飞回来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