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
一个明确又模糊的答案,王涓风对这方面也并不了解,没有深入追问,只是感慨了一句:“你是真的会种田。”
乔雪君说起自己的打算:“现在没有水,没阳光,种不了地,之后可能会种点蘑菇。”
蘑菇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营养也挺丰富的,还含有高蛋白呢。
王涓风:“好的长官,你说种什么就种什么,随时配合。”
·
几人在避难所中就研究蒸馏器,做了一版出来。但做出来的第一版中间加热的铝筒尺寸和中间用来冷凝的木桶接口处尺寸不对,又重新磨合了一下。
出第二版时,已经过去了十天。
这10天暴雨一直在下,时大时小,没有停过。
避难所中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一直都很昏暗,毕竟没有灯光系统,只能实时模拟外界光照,只要外界不亮,避难所也就暗着。
最开始几天从红梅山传来的爆破声不绝于耳,后面几天都没什么声响了。
第11天一早,避难所开始比平时变亮了一点点。
乔雪君看了看温度计。
12c。
因为室内一直烧着火炉,这个空间的温度在白天可以其实达到舒适的20c。
他们把之前用来隔断客厅的木隔板又装上了,客厅空间变小,温度也很容易就升高。
白天她们没事儿就围在火炉边,一边烤火一边干活儿,匡千里和小木匠制作蒸馏器。
乔雪君把土豆切片,摆在铁炉的炉盘上烘干,让它脱水,变得干脆,这样可以延长保质期。
王涓风就制作棉布口罩。
白天温度最高的时候还能有个22c。
匡千里从卧室里出来,跑到了火炉边,看着乔雪君烧炉子。
“早啊。”匡千里蹲在炉子旁边,抱着手臂,搓了搓胳膊,“我来吧?”
乔雪君瞥他一眼:“你来?别把避难所都烧了。”
之前有一天匡千里帮王涓风烧火,王涓风倒是很放心他,结果他烧着说顺序不对,就把燃着的柴火从炉膛里掏出来,要重新堆柴火。
结果掏出来的柴差点把旁边的柴堆全都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