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连绵起伏的山峦、波光粼粼的湖泊、错落有致的村庄,让大家目不暇接。汽车行驶在乡间公路上,窗外飘来清新的稻香,那是丰收的味道,混合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快看,那片洱海多美!” 温昭指着窗外,激动地喊道。阳光下,洱海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苍山,美得如梦如幻。湖边弥漫着湖水特有的腥气,混合着水草的清香,那独特的味道,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到达大理后,他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客栈老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白族大叔,身材微胖,脸上总是挂着热情的笑容。他穿着一身传统的白族服饰,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腰间系着一条蓝色的腰带,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客栈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松木香,那是木质建筑散发的独特味道,让人感到宁静而安心。
“欢迎你们来大理!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客栈老板操着带有浓郁地方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在大理的日子里,陈默和舍友们每天早出晚归,四处寻找写生的素材。清晨,他们来到洱海边上,看着太阳从湖面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湖边的空气中弥漫着湖水的湿润气息,以及花朵的芬芳,陈默迅速支起画架,拿起画笔,捕捉这美丽的瞬间。他的画笔在画布上快速舞动,时而轻描淡写,时而浓墨重彩,将洱海的宁静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默,你这画得也太快了!” 孟祥久凑过来,看着陈默的画,不禁赞叹道。
“这叫趁热打铁,抓住灵感。” 陈默笑着回应,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画布。
一天,他们在洱海边遇到一位正在捕鱼的白族渔民。渔民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身上散发着湖水与鱼腥混合的味道。他热情地邀请众人上船,体验捕鱼的乐趣。陈默和舍友们兴奋地登上渔船,随着渔船的晃动,湖水的腥味愈发浓烈。在渔民的指导下,大家尝试撒网捕鱼,感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
中午,烈日高悬,气温升高,大家找了一处树荫下休息。陈默从背包里拿出干粮和水,分给舍友们。这时,他想起了林悦,不知道她比赛准备得怎么样了。陈默决定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