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这个血魄炼体法,没那么吓人了
“练出来,也许我就是下一个方辰!”这是所有中二少年,中二中年,中二老年一致的想法。
“英雄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黄老看着屏幕,轻声说,“他这一刀,怕是要留在史册上了。”
“早该留了。”王老一边喝茶一边点头,“他是我们华国的英雄,英雄的东西,咱们老百姓,最认这个。”
陈老点了点头,没说话,但眼里有光。
“那就写进教材。”
他顿了顿,直接把这个重大决定做了,语气平静,“让以后的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什么是血性,什么是家国。”
说完这句,他忽然看了眼两位老友:“这事儿,我们仨谁来负责?”
王老笑着摆手:“我是带兵的,不太擅长写东西。”
黄老耸耸肩:“我擅长算账,不擅长写诗。”
两人一齐看向陈老。
毕竟,这三人里,陈老是大儒,文章写得最有味道,也最懂怎么把这份血与骨写进纸里,让孩子们读得懂、记得住、热血起来。
“成,那就我来。”陈老轻轻点头,嘴角带笑,眼里却有一丝郑重。
“但我不写成普通的历史事件,我要写进《华国热血人物》那一卷里。”
一听这话,屋里顿了顿,王老和黄老都没说话,神情却都变了。
《华国热血人物》不是一般的教材。
那是全国孩子启蒙用的书,讲的是五千年历史里,真正让人记得住的热血人物。
能进这本书的,五千多年中,也才三千多个名字。
所以比上地方志难得多。
这是写给后代看的,是一代又一代人都要读的,是那种你小学背,初中记,高中再看还热泪盈眶的内容。
“写得热血一点就行。”王老没反对,只是补一句。
“写得接地气一点。”黄老也跟着笑。
“放心,我知道怎么写。”陈老点头。
这不是单纯写一个人赢了,而是要写他代表了什么。
他这一刀,不只是赢了一场战斗,是让整个国家的人看见了,哪怕面对邪门的东西,咱们也能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