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世道纷乱,百姓生活困苦,如果我们能培养出更多人才,是不是就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抵御外敌,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众人开始半信半疑,窃窃私语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
卫渊心中充满感激,他紧紧握住林姑娘的手,感受着来自她的支持和力量。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苍老而威严的声音:“荒谬!” 卫渊心头一沉,抬头望去……
人群中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却又气势十足。
他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宿儒李长老,饱读诗书,桃李满天下,在当地极具威望。
李长老怒目圆睁,指着卫渊厉声斥责:“竖子妄言!自古以来,圣贤之书乃治国安邦之根本,岂容你这黄口小儿随意更改?你这是要败坏我华夏礼仪,动摇国之根基!”
李长老身后的几个老学究也纷纷附和,指责卫渊不尊圣贤,狂妄自大。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卫渊身上。
卫渊深吸一口气他朗声道:“李长老,诸位先生,晚生并非要全盘否定圣贤之书,而是想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知识,学习技能,为国家效力。试问,如果百姓都目不识丁,如何能理解新的农耕技术,如何能制造出更精良的工具?如何能保家卫国,抵御外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拿我带来的新式农具来说,若百姓不识字,看不懂图纸,又如何能制造和使用? 难道要我挨家挨户地去教吗? 这效率太低了!” 卫渊又举了几个例子,从军事到民生,从农业到商业,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教育革新的必要性。
他甚至提到了“科学”的概念,说知识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这些新鲜的词汇和理念,听得老学究们一愣一愣的。
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些,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们面红耳赤,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卫渊。
卫渊见时机成熟,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诸位可知,这天下为何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究其根本,在于百姓愚昧,易被蛊惑。 若人人都能明辨是非,岂会任由奸佞小人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