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看着面前滑稽的一幕,明显有些愣住了。
这个人,看着正正常常,孔武有力的,怎么现在感觉脑子有点问题?
老汉脸上露出敷衍的笑,连连点头,身子却悄悄地往后退着,想要远离许昌和他的手下。
坏了,今天出门没看黄历,被疯子缠上了,哪有人会向着百姓的,一派胡言。
许昌见老伯要走,连忙追了上来,后方的横幅也同步跟上了许昌,始终保持在许昌的头顶上。
“老伯,你别走啊,我说的都是真的!”
……
三个月后。
大玄锦衣卫的风波愈演愈烈,王已斩了不知道多少个贪官。
按理来说,斩贪官,为百姓做事的王已应该得到百姓的推崇。
但事实上是,锦衣卫统领王已反而是被百姓强烈的害怕,甚至是戳脊梁骨的谴责。
因为在百姓的想象里,王已这般冷酷残忍的行事作风。
在白色绷带下,定然是极其丑陋恐怖的面庞,不然怎么会一直包裹着脸。
而且说是斩贪官,怎么有许多官员的名声还算不错呢?
一定有猫腻。
当然,这一切王已都不在意,他只是为了完成陛下的命令而已。
王都,皇宫,宣政殿。
皇帝赵远坐在案桌前,看着手中的奏折,有些无奈。
还是弹劾锦衣卫统领王已滥杀无辜,祸害朝廷的。
理由还是那个理由,连换都不想换一下么?
赵远草草看了几眼后,把奏折丢到一边。
在案桌的另一侧,摆满了上千封奏折,堆积成了一座巨山,几乎快有整个案桌大,这些全部都是弹劾王已的。
无一例外。
更让赵远感到生气,甚至有些害怕的是。
上千封奏折,无一重复,都是不同的大玄官员们上奏的。
这么多的官员,赵远根本分辨不出,谁是忠,谁是奸。
还是说,朕的泱泱大玄,真的已经烂到这个地步了?
上次下毒事件后,赵远派人彻查此案,着重查王都内的王家李家孙家,三大家族。
按理来说,这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