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这些事情,放在这个时代,那是唾手可得的娱乐活动。
后世的小孩子们吃各种花样的东西,虽然牛奶鸡蛋不计其数,但很多食品都是科技与狠活。
这个时代的小孩,虽然品种不如后世,但吃的是纯天然的食材,主打一个放心。
所以说,不能硬性的把两个时代放到一块儿对比,非要比出一个高下来。各有利弊,就看你身处什么样的时代了。
等到杨若晴和骆风棠带着孩子们心满意足的离开林子,回到骆家坟地附近,骆铁匠这边的事情也早已结束,正在等待他们回来好一起下山。
看到侍卫们扛着的花树,杨若晴挎着的篮子里装的东西,骆铁匠也很是意外。
“还搞了这些好东西啊?”
“是啊,看着漂亮,棠伢子挖回来移栽到咱家后院。”
骆铁匠摸着胡须,连连点头,“好,好得很。”
他的目光又落到那将近一篮子的野山菌上,眼睛都亮了,“这都是你们几个捡的?”
“嗯,两个小家伙出力最大!”杨若晴故意这么说。
这下,团团圆圆可得意了。
团团说:“晌午就要吃。”
圆圆道:“我也要澜澜姐送些去。”
“行,都行!”
在下山的途中,遇到了老杨家,还有村里其他进山祭祖的村民。
看到这些菌子和映山红,少不得都要停下来一番夸赞。
其他人对于挖映山红回家移栽,可能兴趣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捡菌子回家打牙祭这事儿,他们都很有兴趣。
还是那句话,花是用来观赏的,需要有那个闲情逸致。
拍在观赏前头最重要的事,无非还是吃喝二字,名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寻觅食材永远是最能勾起大家动力的事。
杨若晴他们回到家,团圆小哥俩便迫不及待的要给姜澜那边送菌子,以至于嘎婆家,太嘎公家,都被他们小哥俩抛在脑后。
王翠莲逗他们:“为啥不先给嘎婆送呢?”
团团是这么回应的:“娘给她的娘送菌子,我们给我们的干娘送菌子。”
澜澜的娘郑小琴是团圆小哥俩的干娘,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