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三少爷的专用马车吗?要是耽搁了他的正事,张某如何担当得起!”
那伙计笑道:“张院长不必担心,这样的马车,我福瑞丰在三亚的分号就有四辆,这辆并非三少爷专用,而是用于接送张院长这样的贵客。请吧!”
张金宝一听也不禁暗自感叹福瑞丰的富有,他以前曾听儋州某位富商谈论过这种以玻璃车窗为显著特征的马车售价,光是最基础的车型便要一千多元,如果要升级更高级的木料,更大的玻璃车窗,更舒服的座椅,更好的车轮减震结构,加装车顶车尾行李架、防风油灯、铭牌徽章等配件,甚至是整车订制,那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就算去到上万也是有的。
而普通的平板大车,市价不过百元上下,再加个篷便可连人带货一起拉了,相较之下这箱式马车简直堪称奢侈品。
当然即便如此,这种马车的销售状况也是供不应求,听在大明福广地区便有很多富商以拥有这样的马车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订单往往需要等上数月之久才有望交付。如果是整车订制,需要的工时还得翻倍,那等上一年半载也是有可能的。
张金宝上车的时候注意到车门上嵌有一块一寸宽三寸长的黄铜徽章,内容便是缩小的福瑞丰招牌,显然这马车还不是普通大路货,而是福瑞丰的独家订制款。拉车的两匹驮马也是油光水滑,看来福瑞丰对这些门面细节十分看重,处处都是透着两个字有钱。
在心里表示了一番羡慕之后,张金宝坐进马车,然后两辆车一前一后,沿景观大道向胜利港的方向缓缓驶去。
以前跟张新同乘这种马车的时候,张金宝都是战战兢兢,不敢到处乱盯,以免触犯张新。如今独自一人坐在车厢里,他终于可以抬起头来,通过玻璃窗观看外面的景象。
看到街上的行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张金宝也不自觉地坐得更端正了一些。他突然意识到这种马车的存在价值其实就是为了衬托出乘坐者的身份地位,哪怕自己并非马车主人,但此刻在不知情的路人眼中肯定是非富即贵了。
不过这样的体验很快就结束了,马车到了胜利港的一处码头上,那伙计便来开门请张金宝下车。
“这艘便是三少爷的船了。”
张金宝循着伙计所指的方向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