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李奈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他在江浙一带交往的士绅朋友,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大地主,家中有数千乃至上万亩土地的也大有人在,但他从未见过有人像陶东来说得这样理直气壮,毫无顾忌。最重要的是,陶东来说的地主并不是他自己,而是“海汉执委会”这个机构,联系到陶东来先前说过“这里没有地主”,李奈似乎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
在大明的社会中,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亲贵戚,无不以土地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李奈虽然不明白这些海汉人为何要将土地这种宝贵资产公有化,但显然这种做法与大明的制度是格格不入的。没有地主,就没有士绅阶层,没有了士绅阶层,就没人来统领基层的百姓,那这个社会岂不是就乱了套?
但偏偏海汉人经营地盘上秩序极好,可以说比李奈去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好,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海汉人指定的规矩在精确而刻板地运行着,甚至连行人走在路上应该靠左还是靠右这种细节都有专门的规定。大明士绅的作用,仿佛就是被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各种规矩给代替了。
至于海汉人,李奈并不认为他们是士绅,真要做个类比的话,他们更像是这里的官府——修建码头村寨、运输移民迁入,组织开荒种地,自行造枪铸炮组建民团,这些事情可不正是官府应该去做的吗?
当然,李奈丝毫不会认为海汉人有聚众作乱甚至造反的打算——有这种想法的人怎么可能把自己造的快枪利炮卖给对头家的商人?这就像朝廷不会把生铁和粮食出售给北边的鞑子一个道理。
对于海汉人处理本地事务的一些做法,李奈不敢苟同,不过他也承认海汉人的确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这些人不但有强大的武装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很讲究规矩,这种固执的偏好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本地的方方面面。而一个讲究规矩的合作伙伴,甚至比每次交易所能带来的高额收益更为重要。
眼看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陶东来一行人便草草结束了对农场公社的巡视参观,回到了一号基地。事实上他们所看的地方也仅仅只是农业部一期开发的成果,而后续在田独河上游沿岸又开垦出了千亩土地,除了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之外,甚至还搞了一个小型牧场,开展多种家禽家畜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