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点头道:“的确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全部原因。在建造这艘船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很多大明所不具备的新技术,才能达到现在你所看到的这种效果。”
“大明所不具备的新技术”这句话,无疑是在这几个明人的心头扎了一下,但他们又无法否认陶东来的说法,因为就算是眼前看到的这种船帆,的确在大明境内从未出现过。而这艘船所表现出的航速,也的确是大明海船没法轻松达到的。
“此船……恐怕已经超过四百料的上限了吧?”詹贵的眼神也是够毒的,虽然海汉人声称这只是一艘四百料的海船,但在他看来,这艘船的实际大小可不止海汉人说的那点。
陶东来这次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笑笑道:“或许有点超过,但也不多,詹老板长期在海上跑的人,应该也知道现在的民船有很多其实不止四百料了。”
四百料是大明给民间海船规定的吨位上限,排水量大体就在150到180吨左右,但200吨排水量的船也有不少。在穿越集团前期所买到的二手船当中,也有几艘明显就已经超过了四百料的上限,最大的一艘根据海运部的估算,排水量已经超过了200吨,仍然是堂而皇之地以四百料在官方进行了登记——无非就是多花几个登记费而已,多装点海货跑两趟就回来了。
到了眼下这个时期,四百料的这个民船吨位规定其实已经有点名存实亡,大明有关部门对此监察也并不严格,一般收了好处之后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了。当然如果有哪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真把船造得比水师的大福船还大,那就是自讨苦吃了。
而“探索号”在设计之初的确还是按照四百料或者说两百吨排水量的大小来设计的,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各个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促使了这艘船的吨位越改越大。如精钢空心桅杆的使用,十余门火炮在二层甲板的布置,都要求整艘船在船体结构上必须要进行步加强,而这种加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排水量的增加。于是到了开始铺设龙骨的时候,整艘船的设计排水量其实已经超过了300吨。
仅从外形上看,倒是真的没有比四百料的普通海船大上太多,至少像李奈这样的半吊子是看不出什么破绽的。但像詹贵、罗升东这样的专业人士,自然就看出了海汉人声称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