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使用的钢制空心桅杆就是工业部的黑科技产品。对于船只的造价,白克思还是略有所知的,如果胜利港造船厂自行建造商船,费用甚至能控制到比购买二手船更低的程度——当然目前由于军方的需求量太大,造船厂一时间根本腾不出船台来建造商船。
而黑土港的船厂投产之后,便可以全力建造商船。相比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战船,建造商船的难度要小得多,即便是四百料甚至更大一点的民用船只,都可以交给黑土港船厂建造。至于每年要交付给北越方面的八条船,这倒没有太大的难度,不过只是跟海沧船一般大小的帆船而已,如果能有四个船台同时开建,不需半年时间就能完成交货了。而且造这么八条船的利润,差不多就足够当地造船厂运行另外半年的基本开支了。
第二天郑柞还打算再谈谈其他贸易方面的合作事宜,但他发现海汉人很难得地爽约了,这是因为今天有另外一支船队到访胜利港,而这个访问团的份量,可是丝毫不亚于郑柞这个北越小王爷。执委会这帮头面人物,都到了港口迎接来自大明的富商团队——由“琼联发”十二家股东组成的考察团队,将在今天抵达胜利港。
由于出发的时间太赶,执委会又要求他们必须在四月四日之前抵达胜利港,以便能赶上当天的庆祝活动,因此船队这几天里紧赶慢赶,总算在三日上午就提前抵达了目的地。
这次陪同考察团南下的驻广办人员是何夕,他也是去年出任驻广办之后第一次回到胜利港。在此期间,驻广办的工作便将由刚刚接手的马力科和老大姐马玉共同负责。
这十二家股东除了广州附近的大商家之外,也有省内其他地方的商家,比如来自惠州的“海丰号”,来自潮州的“澄海行”,以及远在福建的许心素集团下属商行,也不声不响地参了一股。这些入股的商家,大多都跟穿越集团已经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贸易关系,派船来过胜利港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个别商行的大掌柜,早就亲自来过胜利港。
“各位看看,我说的没错吧?海汉人这港口,是不是比珠江码头,比福建的月港还大?还有这港口外面的炮台,各位都看到了吧?就算是那些西洋人的炮舰来了,也决计讨不了好去!”
还没踏上岸就在大声嚷嚷这位,是已经多次来过胜利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