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成军时间。
北越以往打仗极为简单,少量的专业部队裹挟着临时征调的农兵,也不需经过太多复杂的训练,发了武器就直接拉上战场开干,打赢了适当从战利品中拿些好处出来发放,打输了那大家就自认倒霉,也不会有什么战后抚恤之类的玩意儿。但自从跟海汉合作以来,这种作战概念慢慢就改变了,军官们认为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农兵完全不堪用,而正规部队的士兵也都认为应该像海汉人那样,在受伤或者战死的情况下发放优厚的抚恤金,才能有效地保障部队的战斗力。
这当然都是拜涂山训练营的海汉式教育所致,按照海汉人的成军标准,北越每训练一名火枪兵就需要大约二十两银子的前期费用,这其中包括了购买单兵成套武器装备的十二两银子,训练期间军饷三两银子,以及付给涂山训练营的五两训练费用——虽说海汉人打的是免费军训的幌子,但免费的只是学费而已,要使用训练营的各种器械,以及在训练期间消耗的各种物资,那还是得收取一定的费用。
训练一个配备了炮兵连的加强营,北越朝廷至少要掏出不低于三万两银子,这个费用相比安南以前的军费标准堪称天价。而且仔细盘算一下其中的军费就可以发现,这三万两银子中差不多有两万五千两最终都是以各种名义进了海汉人的口袋。而按照北越军方自己的估算,如果要在战场上获得一边倒的优势,较为顺利地完成对南越叛军的讨伐,至少需要十个加强营,大约万人出头的新军才行。而现在升龙府就算再一次地砸锅卖铁,要在短时间内凑出这笔钱也不太容易了。
因此在升龙府也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应该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来完成统一大业,哪怕费用多一些,时间长一些也是值得的,毕竟这支军队最后是北越朝廷自己的财富。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与其将这么多的银子变相交给海汉人,倒不如直接出钱雇他们把南越军灭掉,至少在时间上会节省不少。届时安南南北统一,民间的税赋增加一倍,再来建设军队所面临的军费压力就会小得多了。
当海汉人的主动出战邀请递交到升龙府这边,就引起了双方的剧烈争论,有人认为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召集在横山争江一线的作战部队一鼓作气南下扫平叛军,有了前次的作战经验在先,海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