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来说,可不就是一处妥妥的大粮仓。
别说奥斯曼人了,就算是见多识广的钱天敦,在看到这里的自然环境后,也会忍不住暗自盘算,如果海汉出兵将此地抢下来,那么应当能凭借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国内吸引到许多热爱屯田种粮的人移民至此。
这沿途有不少埃及人的传统村落,钱天敦也顺便造访了几处。本地人对于考察团这些外国人的到来显得有些麻木,似乎自己的生活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发生改变。
毕竟他们的先祖是为法老种地,如今换了奥斯曼人来统治这里,他们也只是换了个交粮的对象罢了。无论谁是这里的主人,他们的生活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而本地人耕种农田的技术,在钱天敦看来也仍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基本上就靠尼罗河三角洲肥沃的土质来支撑。不难想象今后若是在这里引入海汉的先进农业科技,那势必又会是一场降维打击。
虽说种田技术不怎么样,但胜在先天条件好,只要不打仗,这地方的产出就足以喂饱所有人了,市面上的粮价甚至比钱天敦的估计还低了近两成。
这里的人口密度,显而易见也是远远超过了考察团先前去到的波斯湾、亚丁湾,乃至整个红海,甚至不亚于海汉治下的某些临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