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汉为希胡部落训练军事人员的计划,其实在高桥南赶来伏波港之前就已经开始实施。
不过目前在这里受训的阿拉伯学员,仅仅只有数十人而已。海汉是以军中骨干为培训目标,这些学员完成训练之后,便会出任希胡部落第一支正规军的军官。
但更大面积的军事培训,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困难,那就是希胡部落送来伏波港的青壮人员大多并不在军营中,而是在港口工地上充当劳动力。
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希胡部落将向伏波港持续提供雇佣劳工,而这些人的组成,大多正是建立军队所需的青壮男子。
由于希胡部落的人口有限,加速伏波港的工程建设,与帮助希胡部落训练军队,这两个用人方向无法做到兼顾,高桥南也只能选择其一作为侧重。
当下既然特战师的援兵已到,对于希胡部落成军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高桥南决定还是延续目前的安排,先让希胡部落的青壮去协助施工,军训可以在此之后再视情况安排。
当然这也需要小阿布都拉的配合,只要他点了头,那么希胡部落的人也会更加服从海汉的安排。
在对阿拉伯人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高桥南这次带来的作战部队也在同步进行适应性训练。
特战师实力虽强,但在此之前并无在沙漠环境中作战的经验,今后一段时间要伪装成希胡部落的武装力量,这适应环境便是第一步。
好在有现成的土着当老师,如何在沙漠中完成吃穿住行,如何规避沙漠中的种种自然风险,都有阿拉伯人可以言传身教,将上千年积累下来的生存经验传授给特战师将士。
与此同时,一支希胡部落的商队搭乘船只,前往波斯湾西部的港口购买服饰和马匹。
为了能让特战师化身为阿拉伯武士,首先就必须得完成换装,阿拉伯长袍和头巾都是必需品。此外要在沙漠内陆机动,骆驼和马匹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希胡部落养了不少骆驼,但无法一下子提供太多的服装和马匹,只能通过外购才能满足特战师伪装所需。
为了避免因为大量采购物资而引起外界关注,这些采购活动还得分批在多地完成。这件事海汉不便直接出面,也只能委托给本地土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