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抚那些没能中奖的人。
据说这一批送到普吉岛的移民配偶,经过特战师所辖的几个地方一分,就已经瓜分殆尽了。
至于下一批什么时候能够到位,那就不是特战师所能左右的了,某种程度上还得看日本内战的后续走势。那边的战事越是激烈持久,那么海汉能从当地获得这类“特殊资源”也就越多。
在伏波港受训的小阿布都拉了解到这个分配过程之后,也是大感惊讶。他吃惊的并不是高桥南以这种方式给手下将士解决配偶问题,而是为何不在波斯湾附近的奴隶市场直接购买女奴,却要从遥远的远东地区运过来,甚至其中有些女人已经育有子女了。
高桥南也很难向他直说,自己手下的将士有点看不上本地女子,只能婉转地宣称这是为了保持优良的海汉血统传承。
小阿布都拉对此当然是不以为然,不过并没有当着高桥南的面表现出来。只是他本打算也要安排族中女子与海汉军联姻,但高桥南所说无疑是对此起到了劝退的作用。
高桥南并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就让小阿布都拉碰了个软钉子,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包括小阿布都拉在内的这些阿拉伯人的训练进展。
只有在这些阿拉伯人学有所成之后,他才能推动后续的军事行动付诸实施。
在首批学员开训三十天后,高桥南亲自主持了对这些学员的技能考核。
考虑到语言文字的差异,这次考核并没有安排笔试环节。不过在最基本的作战口令考试中,还是加入了汉语的军令应答。
每一名受训的学员,都必须掌握列队、前进、立定、瞄准、射击等作战环节的汉语基本口令,以及一些更复杂的进阶作战指令。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才能理解海汉指挥官下达的命令,并且将作战指令传达给将来由其指挥的阿拉伯士兵。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记住和掌握这些复杂的汉语口令,相当一部分人只能做到听懂指令,但却难以使用汉语说出这些口令。
当然这种情况也并非他们不够聪慧,事实上在海汉军过往训练外国军人的经历中,这样的情况才是常态。一般都要等到百日训练期结束,熟练度会比现在有明显的提升。
小阿布都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