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首领旨谢恩,接过了卢志德递上来的圣旨。
这道圣旨,对别人来说,或许是一个烫手山芋,但是对杨振来说,却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无价之宝。
杨振接过卢志德递上的圣旨,起身喝止身后传来的窃窃私语和小声议论,然后叫人传来了自己的侍从副官沈永忠,再次恭恭敬敬地请卢志德宣读第二道圣旨。
这第二道圣旨,当然是给沈志祥的。
可是沈志祥现在远在旅顺口。
而卢志德当然不会在这样的天气里,去想办法渡海到旅顺口传旨。
沈志祥的爵位,完全是杨振给他争取来的,就算是传旨,也应当把这个圣旨交给杨振,让杨振去传去。
不过他见到了杨振之后,一听说沈志祥的嗣子沈永忠现在松山,于是决定直接对着沈志祥的嗣子沈永忠宣读旨意,然后交由沈永忠收存带回。
就这样,杨振让人找来了自己的侍从副官沈永忠,让他代替沈志祥,在松山城内领了封伯的诏书。
对这个封爵,杨振从来没有单独找沈永忠谈论过这个事情,但是杨振替其嗣父争取爵位的大体过程,他已经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了。
襄平伯,只是一个伯爵,与满鞑子封给沈志祥的续顺公比,看起来当然低了不少。
可是满鞑子立国才有几年,满鞑子那爵位与大明朝的爵位相比,稀有和珍贵程度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祖大寿这样的人物,不也是一个锦义伯的世爵么,以沈家现在那点兵马实力,能够与祖大寿一起封伯,已经实属难得了。
再者说了,别人不知道复州被夺、金州城破的内情,他沈永忠能不知道么?
在那样的情况之下,他们老沈家除了投降之外,还能有别的选择么?
杨振对外说是他们老沈家率部以复州、金州等地来归,但那是给他们留面子才那么说。
事实上,杨振拿下了复州、金州、旅顺以后,就是把他们一股脑儿全杀了,他们也无可奈何。
所以,沈永忠倒是一点不觉得襄平伯这个爵位低微,从第一天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只是杨振始终没有正式找他谈过,而他也不好当面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