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悍将。
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最终效力于满清,但是现在既然归附了自己,自己就要尽可能地将他们收为己用。
这些人,既然能在东江镇败亡以后在海岛上坚持作战到崇祯十一年,就已经说明他们与三顺王之流不同。
这几个人,原本都是东江总兵沈世魁的心腹手下,沈世魁死了以后,这些人便转而依附拥戴沈世魁的从子沈志祥。
可惜的是大明朝的朝堂不承认沈志祥的地位,这才让他们与大明朝反目成仇。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转而投降了满鞑子,相反,他们仍旧打着为沈世魁复仇的旗号,在辽东半岛的外海上坚持与满鞑子作战。
直到崇祯十一年,他们跟着沈志祥在海岛上断了粮草,实在无以为生,才跟着沈志祥弃了岛屿,上了岸,投降了满鞑乞食。
而与此相应的是,沈志祥靠着带上岸的这些部将兵马得到了续顺公的封爵,可是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爵位。
只不过是得到了统领原有人马的世职,而这个世职,也只是世领麾下牛录而已,也就是世职牛录章京。
当然了,这个结果跟他们上岸投降时每个人所领的人马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时沈志祥带上岸的人马总共也就三千人上下,其中许天宠所部占了将近一半,所以许天宠得到的世职,就比其他人高了一些,是个世职的甲喇章京。
而沈志祥所部的其他将领,虽然副将、参将、游击、守备一堆,可是各自所领的人马却少得可怜。
而且,其中有不少副将、参将、游击和守备等将佐官弁,有些是当年沈世魁拿着自己的征虏前将军总兵官敕印自行任命的,有些是沈志祥自封东江镇总兵官以后任命的,根本上不了台面做不得数。
比如三人之中,在以前东江镇的时候职务最高的吴朝佐,他的所谓副将职务,就是沈志祥自封东江镇总兵官以后为了笼络他自行任命的。
事实上,他的部下,在上岸投降满鞑后,只被编为了一个牛录。
而且其其麾下,老少病残都算上,也只够一个牛录。
至于金光裕、张彦弘皆是如此,跟着沈志祥投降了满鞑子以后,麾下兵要么连一个牛录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