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能够随时断了朝廷对金海镇的支援,并将杨振及其所部人马打成乱臣贼子。
一旦背上这样的骂名或者罪名,那可就麻烦了,今后杨振再想干什么事情可就寸步难行了。
另一方面,杨振麾下各路人马一旦采取被动防守的话,那么复州城、金州城,甚至旅顺口以北,都会成为满鞑肆虐的战场,就如同辽西地区一样。
一旦如此,杨振设想中的募民屯垦事业,可就大受影响了。
如果他在金海镇的募民屯垦事业,只能局限在辽东半岛两侧离岸的海岛之上,那规模可就十分有限了。
一旦满鞑子举倾国之力来攻,光是凭借现在的几个城池,据城固守,迟早是城陷人亡的下场。
辽西诸城在历史上的结局,就是前车之鉴。
在满鞑子已经拥有了大批重炮的情况之下,单纯凭借城池固守是下下之策。
与此相应的是,唯有以攻代守,将战场引向满鞑子控制的境内,反倒有可能闯出一条生路来。
当然了,这个以攻代守,并不是要在辽东半岛上面一路向北,与满鞑子逐城争夺。
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样做,无异于拿鸡蛋撞石头,可以说是凶多吉少。
那么,杨振以攻代守的想法,是什么意思呢?
当然还是扬长避短,走海路,绕到满鞑子的后方,去攻击其兵力相对空虚的地方。
这样搞几次下来,满鞑子伪帝黄台吉就将不得不将满洲八旗的精锐大军分驻各地防守了,甚至将不得不分兵沿海布防。
然而满鞑子的精锐大军就那么多,他们只要一分兵,短时间内就将无力大举南下了。
这样一来,金海镇自然就安全了,募民屯垦也就可以展开了。
而杨振向崇祯皇帝,向洪承畴承诺的牵制满鞑子军队的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
这样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却说这天夜里,随着李禄突起如来的表态,以及杨振随后的解释,宴会上的诸将疑虑渐消,没有人再纠结其中的利弊得失,再纠结到底要不是主动北上进攻满鞑子了。
到了第二天,即崇祯十三年二月十二日上午,杨振在复州城守府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