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三十里堡屯,七顶山屯,荞麦山屯,大黑山屯。
而金海中路的东海岸,也相继补充编列了四个沿海的陆屯,分别是:澄沙河屯,望海埚屯,青云河屯,大孤山屯。
金海中路东西海岸的编户分屯告一段落的同时,南关岭以南的金海南路辖区,也终于迎来了归属自己安置管理的九百户移民。
杨振原本对关内的疙瘩瘟疫情充满了警惕,并不希望过来自关里的移民,被过多地安置在金海镇核心的半岛陆地上面。
所以,他对主持移民安置事务的方光琛等人的嘱咐,一直是先外岛,再沿海,然后才是半岛上的陆地垦区。
可是云集登莱的流民实在太多,而辽东半岛外海上面适合安置移民屯垦的大岛,又不如意料之中的那么多。
辽东半岛东西两侧的海面上,岛屿的确是不少,可是并非所有的岛屿上都有淡水。
没有淡水的岛屿,或许可以靠天吃饭,利用夏季多雨的条件进行开荒耕种,但是却并不适合移民成批安置上岛居住。
所以到最后,不得已之下,杨振只好提前向半岛南端陆地上大批量安置移民了。
一方面,辽东半岛南端陆地上的大规模垦荒,也需要大批移民的到来。
另一方面,杨振也不能坐视云集登州的移民,至少是已经进入海上隔离区的移民,停留在拥挤的海岛检疫所里。
就这样,到了五月中旬的时候,袁进的船队又送来了金海镇的第八批一千八百户移民,而仇震海的船队,随后又送来了金海镇的第九批一千五百户移民。
第八批、第九批合计三千三百户移民,与先前补充完金海中路剩下的九百户,全都归给了金海南路就地安置。
而身在旅顺口在杨振,几乎整个五月中旬,都在忙叨着指挥张得贵等人,分配安顿这些骤然增多的移民队伍。
好在有了金海镇北面的几道海陆防线之后,金海镇南路从南关岭往南,直到老铁山的尽头,都已经可以视作安全区了。
没有了安全防范上的考虑之后,金海南路的辖区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可以屯垦耕种、可以安置移民的地方却不少。
于是,从南关岭往南,金海南路西海岸一侧,相继设置了十个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