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786章 问策(4/5)
其国,绝其祀,实属天经地义,有何不可?!”

    恭顺王孔有德见耿仲明说了话,自己也赶紧亮明态度,隔着耿仲明,同样对范文程侧目而视,说道:

    “正是,朝人私通明国,暗助杨振已明矣。若非如此,仅凭杨振盘踞旅顺、金州、复州三地,孤悬海上,物产绝少,怎么可能养兵数万长久立足?

    “而且这次镇江堡之失,全因朝人叛变充当内应所造成,我大清灭此反复无常之国,占有其地,实属朝人咎由自取!”

    辽东半岛南段的地形地貌,孔有德、耿仲明这样的人是最清楚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曾长期生活和战斗在那里。

    那里能垦多少田,能种多少地,能够多少粮食的产出,他们比谁都清楚。

    想当年他们自己在东江镇跟着毛文龙闯荡的时候,所需的军需物资粮草饷械,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李朝那边。

    现如今他们投靠了黄台吉,归顺了大清国了,但是当年在东江镇驻守时所见所闻的东西,倒是一点也没有忘却。

    在他们看来,杨振这个毛头小子,如今能在原来东江镇的地盘上壮大起来,怎么可能少得了来自朝人的物资供应?

    不管这些物资供应,是朝人暗中支援的,还是杨振派兵勒索得来的,总之,大清国要像灭掉东江镇一样灭掉金海镇,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断了杨振所部兵马的粮饷来源。

    来自大明朝那边的粮饷供应,他们没有法子断绝,但也不必他们想法子断绝。

    因为根据他们当年的亲身经历,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大明朝的朝廷是肯定不会给孤悬海外的金海镇多少粮饷物资供应的。

    那么这样的话,金海镇的粮饷供应,军需供应来自哪里呢?

    ——想必大多数都是来自海东的朝人那里吧。

    那么这样的话,只要切断了金海镇从朝人那里获取粮饷军需的渠道,金海镇恐怕也就坚持不了多久了。

    耿仲明、孔有德两个人早有这样的共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向黄台吉进言。

    今天他们两个奉旨参加了黄台吉的御前会议,听见济尔哈朗这样的八旗贵人,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这样的黄台吉心腹终于提出了类似的建言,却遭到范文程的反对,顿时大着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