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许天宠、沉志祥两人,显然也注意到了杨振先前满脸的惊喜之色,于是纷纷站出来,不失时机地给他们的前同僚前部下表了一番功劳。
“好,好,好!呵呵,你们既已用过,你们说好那就是真的好。张彦弘、金光裕他们督造水泥有功,也跟襄平伯你督造战船有功一样,堪比斩将夺旗。本都督心里有数,将来论功行赏,绝不能忘!”
当天夜里,杨振与张得贵等人的谈话,一直持续到了下半夜才结束。
从这些人的口中,杨振基本了解了自己离开的四个月里金海镇大后方的大致情况。
公事方面,令他感到欣喜不已的是,金海镇后方不仅没有出什么大的乱子,而且临行前布置的各种事务,也都在按照自己的预期在完成,并且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管是枪炮弹药的生产,还是四百料大船的建造,又或者是登来地区流民云集的防疫与救济,都在按照之前定下的计划在稳步推进。
甚至包括自己本来已经认为可能要亲自上手试制的,也土法矿渣水泥,居然也异乎寻常的顺利制出了。
这一切,都让杨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至于杨振一直心中惦记但却很少主动谈及的家事方面,张得贵也不失时机地向他报告了两个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
一个是曾经的大丫鬟捧玉,就在半个多月之前,已经为杨振诞下了一个千金。
另一个则是大丫鬟心月,在杨振率军北上之后没几天就传出有喜,如今也已经有了六七个月的身孕。
乍闻这两个喜讯,杨振简直喜不自胜。
别人不把庶出的子女当回事儿,尤其不把输出的女孩当回事儿,可是在杨振的心目中,没有什么庶出嫡出的分别。
特别是有了长子之后,他更盼望的恰恰是有个女儿。
这一下子,愿望全都实现了,只是转眼之间,在这个明末的乱世,他也成了一个有儿有女甚至儿女要成群的人了。
当然了,张得贵可不是光报喜不报忧的人。
除了这些好消息之外,也有或大或小的一些坏消息。
特别是从张得贵、沉志祥以及许天宠他们后来的报告与谈话之中,杨振隐约意识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