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畴所部人马和孙传庭所部人马。
虽然崇祯皇帝调走洪承畴和孙传庭两大主力,也是为了应对清虏大军对京师迫在眉睫的威胁,可是这么做的结果,对中原和湖广的剿贼战场来说,却是灾难性的。
本来已经穷途末路的各路流贼,竟因此逃出了精心布置的重围,不仅获得了一个喘息之机,而且渐渐成了气候。
最重要的是,当时被调离了剿贼战场的两大帅才洪承畴和孙传庭,直到现在也没有再被用于剿贼战场。
两年过去了,孙传庭仍在京师的天牢里吃牢饭,而洪承畴则带着麾下的一堆骄兵悍将们,则守着清虏已经无暇顾及的辽西关门几乎无所事事。
杨振也不清楚崇祯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如果是他坐在崇祯皇帝的位置上,那么他绝不会放着孙传庭和洪承畴不用。
他宁肯放弃辽西的城池不守,也要将洪承畴及其麾下的骄兵悍将们重新投放到关里的剿贼战场上去。
在给崇祯皇帝的捷报之中,杨振不顾方光琛的劝阻,执意将起复孙传庭接替病重的杨嗣昌总领剿贼事务以及抽调辽西兵马入关南下助剿流寇这样两条与捷报无关的建言,写了进去。
方光琛之所以劝阻他,是因为杨振这样的做法,已经僭越了,或者说越权了。
因为杨振所建言的两件事,都与他所呈递的捷报无关。
但是对于这一点僭越或者越权,杨振已经不在乎了。
因为,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的话,那么杨振领着方光琛、张得贵、张臣等人,在旅顺南城的金海总镇府二堂议事厅议事的这一天,就是张献忠率部攻陷襄阳城,虐杀襄王朱翊铭的同一天。
当然了,在这一天的议事当中,杨振见王守堂、潘文茂也在,于是也没有忘了详细询问制铁所各厂以及弹药厂、军械库的情况。
而王守堂与潘文茂的报告,也与先前张得贵的报告大同小异,除了更加具体之外,并没有多少出入。
从去年九月杨振率军离开旅顺口至今,将近六个月的时间里,旅顺北城的枪炮厂,改制以及自制燧发火枪三千六百余杆,使用铁模铸炮法铸造重型红夷大炮六十门,新款更大口径的臼炮六十门,以及原款冲天炮一百八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