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三三章 好色(4/5)
    崇祯皇帝不是哭穷,而是真穷,因为当着几个了解内帑实情的内臣大珰,他根本犯不着哭穷。

    “包括这次封赏,朕虽然准了金海镇的一切所请,也同意了兵部拟定的加封条款,可是一分银子也给不出。

    “朕虽然相信杨振的忠义之心,可是金海镇骄兵悍将如云,难免其部下生出怨怼之情,万一去岁传言是真——

    “正所谓彼一时,此一时,朕这里已然给不出爵禄粮饷,可若奴酋那边一再挑拨离间,将来的事情孰难预料!”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摇着头,叹着气,背着手,在大殿之中踱起步来。

    而在场的几个大太监一听崇祯皇帝这话,立刻就知道眼前这位皇爷的疑心病果然是又犯了。

    好在方才当着外臣的面儿他没有这样说,因为要是这样说了,就必然会传出去。

    而一旦传出去了,那杨振本来没有二心,恐怕都要生出二心来了。

    “皇爷,方才皇爷既然下旨令锦衣卫查抄薛国观的家财,比如看看能抄没到些什么。若是有几万银子,莫不如拿出一些作为赏赐。”

    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倒是很理解崇祯皇帝的担心。

    他跟杨振没什么交情,也无所谓好感恶感,但是他很清楚,杨振这回立下的功劳,足以比肩当年那个嚣张跋扈的毛文龙了。

    想当初,毛文龙还在的时候,一个东江镇每年单是白花花的饷银,朝廷就得输送过去小二十万两,至于粮米军械等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而现在,朝廷给过什么?

    长此以往,不生二心才怪呢。

    高时明想到了这些,但是却不能这么直白说。

    “年前辽西锦义伯祖大帅他们,报捷斩获了清虏伪安平郡王杜度等人的脑袋,当时朝廷一次赏给了两万两银子。

    “这一次金海伯报捷,不仅斩获了清虏伪智顺王尚可喜的脑袋,还送来了清虏伪怀顺王耿仲明的头颅,陛下一碗水端平,赏赐两万两也算说得过去。”

    “也好,那就先看看从薛国观家里能抄到些什么再说。”

    对于高时明的建议,崇祯皇帝倒是从谏如流,马上就接受了。

    不过,同意了高时明的建议之后,崇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