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五三章 执意(2/5)
拿着金海镇的钱粮传教的搞法之后,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可以说已经动了杀心。

    只是现在,这些洋鬼子传教士不管咋说还有点用,所以杨振才没有当时下令叫李吉将他们都沉了海。

    但是已经动了杀心的杨振,有朝一日,必会对他们这种人有个最后的处置。

    所以,杨振这个后世之人,其实很能体会方光琛的想法,很能理解他对洋鬼子以夷变夏的担心。

    只是眼下,针对洋鬼子采取行动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等到那个时机真正来临的时候,包括大员、濠镜澳甚至南洋在内,所有洋鬼子从中国人手中拿走的东西,必得连本带利还回来。

    不过这个想法,现在杨振还不好当众说出来。

    所以,这天下午,杨振在听完方光琛的那些话以后,思索了好一阵子,最终才摇头苦笑着说道:

    “方谘议,廷献老弟,你的担心我知道,可是洋夷已经泛海东来,避是避不开的,你不跟它们打交道,难道它们就不来了吗?要我说,该来的总会来的。

    “但是,正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洋夷泛海东来不怀好意,跟他们打交道有危险,咱们就躲着他们。像倭奴国现在所做的那样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自成一统,是不行的。

    “你说的没有错,与洋夷联手合作,的确有暴露虚实,甚至是开门揖盗的危险。可是相应的,我们与之合兵一处,也就能知道他们的虚实长短,将来也好借敌之长,补我之短,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都督——”

    “好了,好了,廷献老弟,你的意思我都懂,包括张臣、李禄、杨珅你们的意思,我也都明白。”

    杨振的决定,在金海镇引起如此大的异议,这还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好在对于杨振的决定提出异议的这些人,都是毫无争议的杨振的铁杆心腹,倒是并没有其他人往别的地方想。

    因为大家都知道,张臣、李禄、杨珅,包括方光琛在内,都没有别的心思,他们据理力争的东西,不是针对杨振而起,而是针对杨振所做出的联合红毛夷出兵倭奴国的决定。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物的异议,也让杨振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