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零三章 稻草(3/6)
区推广种植。

    当然,杨振也知道,玉米在明朝即使推广种植,其产量也不可能会像几百年后那样高产。

    但是即便如此,杨振也相信,它会比高粱、小麦、水稻这些中国传统的农作物在东北地区的产量高不少。

    杨振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粮食的产量,只要产量高,易成活,他就要大力引进推广,其他的问题都不在话下。

    想到大后方金海镇番薯、土豆亩产的问题,杨振在陪同侍候的人群当中找到了陈书农,冲他问道:

    “陈通判,瀛洲岛的秋收怎样了?番薯和土豆在瀛洲岛这边的亩产如何?”

    “回都督的话,最近这段时间,仇参将与卑职,也一直在忙着督促秋收的事情,如今十成已经完成了九成,还有一成这几天也能收完。丰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面对杨振突然的询问,早一天抵达西归浦等候杨振归来的督屯通判陈书农立刻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冲杨振答道:

    “至于番薯、番仔薯每亩的亩产,从已经收获的情况看,瀛洲岛这边还要比吴帮办所说的其他地方高一些,平均下来,番薯亩产约合三十石左右,番仔薯约合二十四石左右!

    “据卑职推断,瀛洲岛这边番薯番仔薯亩产相对高一些,可能跟此地气候相对温润,生长周期更长,而且土壤含沙量大、相对疏松很有关联。”

    “哈哈,很好。不过,我以为,此地亩产更高,气候温润兼且土壤疏松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肯定跟陈通判你本人亲自在此地坐镇指导有关啊!”

    “这个,卑职不敢当!”

    杨振听闻番薯、土豆等物在瀛洲岛的平均亩产更高,他的心情自然更加高兴,当即毫不吝啬地将陈书农夸奖了一番。

    而陈书农虽然立刻表示自己不敢当,可是他的心里却受用极了,满脸的喜色。

    “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没有什么不敢当的。不过这次秋收完成以后,瀛洲岛的屯垦事务,就算是步入正轨了,你这个督屯通判,也该跟我回去旅顺口了,毕竟,你是整个总镇府的督屯通判嘛!”

    目前,瀛洲岛上已有八十四屯移民,累计两万五千一百五十户,共计十二万五千多口,算上驻军,已接近十三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