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三八章 解惑(3/6)
而动全身,杨振现在也没有办法立刻扭转这个局面。

    要彻底扭转这个局面,需要继续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不过,现在有了沉廷扬倡言海运之利,并且身体力行地在经理海上漕运,一旦开了头,形成了好的先例,那么将来只要时机成熟,其实说改变也就改变了。

    杨振对此还是乐观的。

    “是啊,圣明无过于天子。”

    杨振随口附和了一句,然后接着问道:

    “那么,沉郎中,你们这次海上漕运,一共起运北上多少漕粮?”

    “不敢欺瞒都督,本次海运北来,共动用船只大小四百多艘,起运麦豆粟米二十万石!”

    “哦?有这么多?我看此次入港船只,大小不过百余艘——”

    “都督容禀,来旅顺口的船只,只是其中三分之一。另有大小三百条运粮船,已经刘公岛,驶往登州方向去了!”

    面对杨振的疑惑,沉廷扬立刻说明了其中原委。

    “因为都督兼领金海、登来二镇防务,沉某率船队行经成山头外海之时,登来东路俞总兵那边,要求沉某派人先行到旅顺口请令报备。

    “沉某这里,本有为都督麾下转运军粮之任务,迟早要来交卸,于是便带了其中百余条粮船径直来了都督此处,此番运抵旅顺口的军粮,共计五万石!”

    “五万石?”

    “正是!”

    “一百多条船,才运五万石?”

    “这个,沉某在淮安能够征集到的海船,多数都是江淮一带的平底沙船,还有一些是由大的漕舫船改造而成,数量虽多,运力却有限。”

    对于杨振的惊讶,沉廷扬一愣之下,随即只能苦笑着进行回应。

    “船队多数船只,一次只能装载百石不等,其中最大者运量不过一千石。是以,四百多条船,一次不过运粮二十万石。”

    但是沉廷扬说到这里,看着已经有些恍然大悟的杨振,突然极有信心地补充道:

    “不过,都督不用担心。眼下扬州、淮安等处仓场,已有征收到的去年漕粮以及冲抵近年来积欠漕米的麦豆杂粮超过四百万石。

    “其中有两百万石,圣上已经明旨拨付海运,专为平虏复辽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