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八五章 砧板(2/5)
    毕竟,在和宁国南方反抗清虏的起义接二连三发生的时候,金海镇兵马一旦联合沈器远的平壌军,一起打出“清君侧,逐胡虏”的旗帜,应该还是非常合乎民心的。

    杨振一边想着这些,一边看着众人,但见诸将虽然神色各异,最终却无人张口说话,于是笑了笑接着说道:

    “你们啊,不用担心我先前的态度。之前我虽然说过,在灭亡清虏之前,我们要保证后方稳定,不能让和宁国陷入混乱之中,但是如今形势有所变化,我们的策略也要及时调整。

    “而且我们也不是不打清虏了,清虏该打还是要接着打的,只是清虏汉阳办事大臣尼堪及其主力覆灭,汉阳城方向兵力空虚,我们不抓住这个时机,一旦等到失去大义名分,就不好插手了!”

    这个时候,还是张臣率先反应过来。

    “都督的意思是,一旦和宁国小朝廷知道尼堪已经覆灭,而且济尔哈朗兵败身死,凤凰城、九连城,朔州、昌城等地,都被已我们拿下,很快就会背弃清虏,主动投效我们,到时候我们反而不好动手了?”

    “没错。所以我们出兵的时机非常重要。”

    张臣的疑问刚说完,杨振立刻就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这一下子,众将顿时恍然了。

    “原来如此。”

    “是啊,伸手不打笑脸人,到时候和宁国主主动来投,都督还真不好下手了!”

    “还真是如此,汉阳城那边真要是闻讯就把辫子给剪了,沈都元帅他们可就坐蜡了,到时候进退两难,平白失了机会!”

    祖克勇、仇震海和李禄,先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祖克勇虽然没有参与杨振在北伐之初召集的那次会议,但他也是聪明人,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关节。

    他也知道,没了和宁国,所谓的大清国就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物资补给来源地,而失去了清虏的驻军,和宁国小朝廷在现在的金海镇面前,就是被摆上砧板上的鱼肉而已。

    唯一的顾虑,是金海镇需要一个堂堂正正的名义,而这个名义现在正好有,但是时间久了就未必有了。

    既然明白了杨振的想法,几个人自然不会反对,于是纷纷表态支持。

    但是,也有仍旧